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介绍冬病夏治验方

冬病夏治,就是对一些以阳虚为主要见证的疾病,采用夏季内服或外用温补药物进行治疗,可使病人冬天不致发病,即使发病症状也大可减轻。现介绍几种切实可行的冬病夏治验方,供读者选用。

  经常性感冒 卫表不固,易犯感冒者,可在夏季服用玉屏风散,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一次。连服40天,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慢性结肠炎或虚寒性胃痛 如属于脾肾阳虚者,可在夏季进服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温胃舒、香砂六君子丸等,亦可用公丁香、内桂、吴茱萸、麝香等研末贴肚脐。

  冻疮 冬季易发冻疮者,可在三伏天取独头蒜适量,捣烂,中午放在太阳下晒热(约晒1小时),然后涂敷于冻疮易发处,待1小时后除去,连续涂敷3天。治疗时患处忌着水。或用生姜60克,捣烂,加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后,每天3次外搽患处,连续一周。或取白中稍带红的鲜西瓜皮,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每天一次,每次3分钟,连续5天。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白芥子、元胡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用1/3的药粉,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5厘米的塑料布上,贴在背部的肺俞、心俞、膈俞(即在第三、五、七胸椎旁外开1.7~2厘米处),用胶布固定,约3~4小时去掉。每隔10天贴一次,即头伏、二伏、三伏,共贴3次。

  风湿性关节炎 ①老寒腿药垫方:川乌50克,艾叶、透骨草各9克,研为细末。把药末用纸包后,外用纱布重包,用线缝好,垫在脚心上。从初伏开始使用,二伏换一料药,三伏再换一料。②风湿性关节炎贴敷方:肉桂、干姜各100克,白胡椒、细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共研为细末。再将200克蜜熬成膏,将药末纳入蜜膏内拌匀,摊在白布上,在初伏第10日开始贴患处,到三伏末日时解开。贴后患处有湿热感和奇痒,属正常现象。③白花祛风散:白花蛇舌草籽、川乌、草乌、蟾酥、透骨草、杜仲炭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调和成膏。摊布上,初伏第一天时贴患处,约在20小时内患处可有奇痒,或出现水疱时即去药。待水疱消失后,二伏时再敷之;三伏时再治一次。

  肩关节周围炎 ①热敷药袋:取桂枝1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片姜黄、川芎、威灵仙各15克;羌活12克。将上药入砂锅内加水煎煮成汁,再用麦麸皮300~400克放锅中炒黄,趁热将煎好的药汁拌入,加陈醋一汤匙,盛入纱布袋内,趁热敷肩关节痛处,每个药袋可用一周。从初伏起,每日1次,一直敷到三伏末。②漏肩风药酒:桂枝100克,千年健、当归、落地风、川牛膝各60克。将上药研细,与白酒混合,放置阴凉处,每天抖动一次。10天后即可服用。每日25克,分2次服用。

  风湿性筋骨痛 ①热瓦灸:伏天把瓦块放在阳光下晒至发烫。在病人可耐受的情况下,将瓦块贴于筋骨痛部位,每天半小时,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也可在疼痛部位作艾柱灸。②防风夏治汤:独活、秦艽、防风、川芎、牛膝、杜仲、桂枝、白芍各6克,桑寄生18克,党参、茯苓、当归各8克,地黄15克,甘草、细辛各3克。水煎,两日1 剂,有温经活络、搜风除湿、活血止疼的功效,是风湿性关节炎与筋骨痛夏治的一剂良方,适用于病情较重者。③五加皮药酒:用五加皮250克,泡于高梁酒 1500毫升中,两周后服用,每次15毫升,每日2次。

补气活血中药治静脉曲张

  鸡血藤、黄芪、丹参各30克,小茴香、羌活、红花各1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次30分钟,1日2次。1剂药可用2~3天。

药敷脚心治口疮

  取吴茱萸5克,研成细末后,用陈醋少许调为糊状,摊在一块胶布上(过敏体质者可用脱敏胶布),每晚临睡前贴敷于双侧足心涌泉穴(足掌心前 1/3,屈足时呈现的人字纹中央的凹陷中),次晨起床时除去。每次治疗前先用温热水泡脚更好。主治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口腔溃疡)。

花生仁治声音嘶哑

  花生仁连皮用水煮后,吃花生仁、饮汤每日1次,每次60~90克,服用7天后声哑逐渐好转。

橄榄治咳方

  生橄榄4枚(打碎),冰糖15克,加水适量,煎至味出,趁温1次顿服。(摘自《中老年健身科学》)

慢性结肠炎外治方

  取白胡椒、肉桂、丁香、木香各50克,混合研成极细末,加入冰片30克调匀,装瓶密封。用时以30克装入纱布袋敷脐部。胶布固定,再用布带子绕脐束1周,两天换1次。

小儿厌食方

  小儿厌食,不思饮食。用山楂9克、鸡内金1只,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1日2次,连吃3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黑豆乌发方

黑豆30克,雪梨1~2个。将梨切片,与黑豆一起放锅内,加适量水用旺火煮开后,改微火煮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2次,连用15~30日。

老年人便秘用银耳

我患便秘久治不愈,中西医都看过,无济于事,偶尔也曾好过一段时间,可是仍经常复发。

  一日几个老朋友在树荫下闲谈,谈到老年便秘,确实困扰不少老年人。一位老年朋友说,用银耳煨冰糖的方法治疗可收效,具体方法为:取银耳50克,冰糖适量,加水分3次用陶罐煨开,早、中、晚分3次服。我回家就如法试用。

  服用次日,大便就开始软化,连服两天后,我便秘的痛苦就解除了。后来,我经常这样服用,没有再复发。我又介绍此方给几个老年朋友,都说效果很好,又好吃,又省钱。
  
  点评: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性平,味甘、淡、无毒。现代研究证实:银耳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有3/4银耳都能提供。此外,银耳还富含钙、磷、铁、钾、钠、镁等矿物质。

  而银耳之所以对老年人便秘有效,主要是由于银耳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电解质及果胶,能使大便软化、增量,促进肠蠕动,利于肠道排空,保持大便通畅。中医认为银耳对老年人便秘有“增水行舟”之效,既能通便,又不伤正。

奇妙的杏仁

相传明代翰林辛士逊有一次外出,夜宿青城山道院,一位道人向他传授一长寿秘方,让他每天吃七枚杏仁,坚持食用,必获大益。这位翰林遵照此方,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依然身轻体健,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长寿不衰。请看12种健康食物系列之——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杏仁在世界各地都有服食的文化和传统。中国古代很早就将杏仁作为医疗、美容和食用的佳品;西方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杏仁和枣子是最早的种植食物之一。不论是在私人还是在公开场合中,古罗马人都将蜜糖杏仁作为礼物馈赠显贵人物。公元前1352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图坦卡蒙逝世时,嘱人将几把杏仁带到他的坟墓里,以“陪伴他的天国之旅”。

  在犹太文化里,一把剥壳杏仁和葡萄干是好运的象征;婚庆场合上的罗马人向新人抛撒杏仁以表达多子多福的祝愿;美国人习惯在婚礼上派发用绸缎裹着的蜜糖杏仁,这些杏仁“糖果”象征着子孙、幸福、浪漫、健康和财富……

  营养成分多

  杏的营养价值很高,而杏仁的营养价值更丰富。杏仁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杏仁中含蛋白质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钙111毫克,磷385毫克,铁70毫克,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及苦杏仁甙等。

  保健功能高

  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我国南方产的杏仁属于甜杏仁(又名南杏仁),味道微甜、细腻,多用于食用,还可作为原料加入蛋糕、曲奇和菜肴中,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北方产的杏仁则属于苦杏仁(又名北杏仁),带苦味,多作药用,具有润肺、平喘的功效,对于因伤风感冒引起的多痰、咳嗽、气喘等症状疗效显著;但苦杏仁一次服用不可过多,每次以不高于9克为宜。

  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列举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清积食是说杏仁可以帮助消化、缓解便秘症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杏仁内服具有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对于年老体弱的慢性便秘者来说,服用杏仁效果更佳。

  甜杏仁是一种健康食品,适量食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素食者食用甜杏仁可以及时补充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例如铁、锌及维生素E。甜杏仁中所含的脂肪是健康人士所必需的,是一种对心脏有益的高不饱和脂肪。研究发现,每天吃 50~100克杏仁(大约40~80粒杏仁),体重不会增加。甜杏仁中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其中的大量纤维可以让人减少饥饿感,这就对保持体重有益。纤维有益肠道组织并且可降低肠癌发病率、胆固醇含量和心脏病的危险。所以,肥胖者选择甜杏仁作为零食,可以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最近的科学研究还表明,甜杏仁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具有美容的功效。

  食用需慎重

  正确食用杏仁,能够达到生津止渴,润肺定喘,滑肠通便,减少肠道癌的功效。杏仁烹调的方法很多,可以用来做粥、饼、面包等多种类型的食品,还能搭配其他佐料制成美味菜肴。

  虽然杏仁有许多的药用、食用价值,但不可以大量食用。杏仁含有毒物质氢氰酸(100克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毫克。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毫克。甜杏仁的氢氰酸含量约为苦杏仁的三分之一),过量服用可致中毒。所以,食用前必须先在水中浸泡多次,并加热煮沸,减少以至消除其中的有毒物质;产妇、幼儿、实热体质的人和糖尿病患者,不宜吃杏及其制品。

饮金钱和车前 痛风不再来

  5年前的一天晚上,我突然被大脚拇指疼痛惊醒,此后便一直疼痛难忍,不能入睡。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了市医院就诊。经检查血中尿酸升高,被确诊为痛风病。在服用医生给我开的别嘌呤醇和止痛片后,病情逐渐好转。

  后来,因不注意饮食,吃了含嘌呤高的食物,痛风病又复发过几次,每次都让我苦不堪言。直到前年,我偶然在书上看到金钱草和车前草都有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还说用水煎服对治疗痛风有效。我就试着将这两种草的干品(中药店有售)各15克,每天早上加水煮沸后代茶饮。没想到我的痛风病从此就逐渐减轻,直至痊愈。现在把我的经验介绍出来,患有痛风病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试。

  点评: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转而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如治疗不彻底可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淤斑、结节,并发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用神奇中药来治空调病

  当人们在大伏天尽情享受空调所带来的“爽”时,一个幽灵——空调病(又称空调综合征)却在我们中间游荡着。遭到幽灵袭击的人,身体运转顿时失灵,头痛畏寒、发热不汗、骨节酸痛、周身难受。

  去年,我妻也被“幽灵”击倒。体温“上窜下跳”,高时39℃,口服两片退热片(平时只需一片即可),仅退下七八分,药性过后便又上窜,这“上上下下的享受”,使她难过得哼啊哈啊的。送医院治疗,医药费用去近200元,新老抗生素都用了,但体温表上的水银柱依然不屈不挠地不肯退到正常位置。医院补液间人满为患,倒有一半是被“幽灵”击倒的。其中不乏“老资格”的说:我们已吊了两个礼拜的“盐水”,此地最长的已吊了一个月了,侬安心吊哦!

  突然想起以前在报上读过名老中医柯雪帆先生《用古方治空调病》一文(1994年6月10日《联合时报》),幸好我有剪报之习,找来拜读,不由欣喜不已。原来柯先生早就曾以《伤寒论》中的古方加减治愈了一例发热一个多月的空调病患者。先生儒医风度,君子气派,将此医案公之于众,馈贻世人,造福患者。于是我即提笔抄方,先赎两帖,连夜煎一帖,嘱妻服下,奇迹顿现。是夜体温降至37.2℃(服前38.5℃),且有汗滋滋之感,周身舒畅。第二天再服一帖,体温遂降至正常,不再“上上下下”。当天晚上,我妻即去参加社区纳凉晚会并演出节目。热退汗出,复依柯医生文中,抄第二张方,赎三帖中药调理疏通。服后诸症全消,阿弥陀佛!

  两则单方五帖中药,论价格不过十来元,就此摆平了“幽灵”。要是不用柯医生的验方,像“老资格”们一样,又是静脉补液,又是口服抗生素以及泰诺、百服宁之类感冒药,病人不仅要徒受痛苦,且不知还要浪费多少金钱和人力啊!

  在此再次感谢柯医生。至今仍为空调病所困扰的朋友不妨也试试。

  附柯雪帆先生治空调病验方

  第一方(先服)两剂

  净麻黄10克 熟附块12克 北细辛10克 炙甘草8克 苏叶10克 川朴10克(共六味中药)

  第二方(后服)三剂

  桂枝15克 炙甘草8克 猪苓12克 茯苓12克 泽泻15克 白术10克 滑石15克 藿香10克 佩兰10克

用葛根治疗头痛高血压

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的根茎,性平,味甘、辛,入肺、胃、脾经,具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发麻疹、升阳止泻的功效。中医药书籍都把葛根列为解表药类的发散风热药,传统上也多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项强、热病烦渴、麻疹透发不畅、泄泻、痢疾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的有效成分总黄酮和葛根素,还可明显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和脑部血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维持氧的供求平衡,抑制血小板凝集。故葛根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有较好疗效。北京地区用葛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70例,有效率为90.3%。另据北京阜外医院报告,以葛根汤治疗高血压病102 例,虽降压作用不显着,但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和项强效果很好。此外,用葛根浸膏片,治疗伴有头痛的高血压患者82例,有效率也达73.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葛根60克,蒌皮30克,蒌仁30克,郁金15克,泽兰15克,刘寄奴15克,当归10克,延胡15克,蒲黄10克(另用较通透的布包裹),灵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半小时左右,心绞痛即能缓解,对改善症状、降血压和降血脂均有明显疗效。

  治疗偏头痛:葛根30克,山楂15克,杜仲12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1~3剂就能见效。

  治疗房性、室性早搏:葛根60克,蒌仁、蒌皮、郁金、泽兰各15克,灵磁石、珍珠母各30克,刘寄奴、当归、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3~5个疗程。

  治疗足癣及其合并症:取葛根、千里光、白矾等量,烘干,研为细末,以每袋40克密封包装。每晚1袋,加温水约3000毫升置盆中,混匀,把患脚浸泡 20~25分钟。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后便能痊愈。

  治疗高血压病:葛根30克,槐花15克,茺蔚子15克,煎汤500毫升,早晚各服250毫升,或泡水当茶饮,1个月为1疗程。

开胃安胎话砂仁

砂仁也叫缩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海南砂仁等的成熟果实或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一般7月底到9 月初,果实由鲜红色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此时将其采收后晒干或焙干备用。

  砂仁性温味辛,入脾、胃经。能行气化湿,醒脾开胃,补肾安胎。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吐少食、妊娠。肾虚、胎动不安等症。下面介绍几个以砂仁为主药的治疗方:

  治食积不化砂仁、枳实各9克,香附、白术各lO克。水煎服,每天1剂。可以治疗食物积滞、脘腹胀满、嗳腐不食等症。

  治胃痛 砂仁、乌药、香附各9克,沉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脾胃虚寒腹泻 砂仁、干姜、附子各9克,陈皮、橘皮各6克,厚朴10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中焦虚寒呕吐砂仁、法夏、干姜、白术各9克。水煎服,每天1~2剂。

  治暑湿 砂仁、藿香、木瓜各9克,扁豆15克,茵陈、苡米各2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治胎动不安及腹中痛 砂仁、当归各9克,白术10克,白芍12克,党参20克。水煎服,每天1~2剂。若肾虚胎动不安,以砂仁配杜仲、桑寄生、续断等煎水服用,能补肾安胎。

治疗婴幼儿消化不良 砂仁、焦苍术各200克,炒车前子100克。将上药混合共研为末,筛取细末贮瓶备用。6个月以内小儿每次服1~1.5克;6个月~1岁者每次服1.5~2克:1~3岁者每次服2~3克;均为每天3次。若脱水严重伴有酸中毒者则配合补液。此方疗效较佳,一般服药7天可愈。

  治疗呃逆 取砂仁2克,细嚼慢咽吞服,每天3次。一般服用2次即可止呃,尤以寒湿伴痰滞脘痞者服之疗效更佳。

用银柴洗浴汤巧治小孩发热

感受暑热之邪后,小儿可出现高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恶心、口渴心烦、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小便短黄的表现,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配合内服药物或输液,可用银柴洗浴汤通过体表洗浴外治的方法达到退热的作用。

  方药:银花、柴胡、藿香、荆芥、陈香薷各30克,薄荷20克。

  功效:清暑解表,疏风散热。

  主治:暑热感冒,高热无汗,咽红唇红,食欲不振,舌苔薄腻等症。

  用法:将上药加水1~1.5千克,煎煮5分钟,去渣,用药液反复擦洗患儿全身,每次洗10~15分钟,每日2次。1岁以下的小儿药量减半。

注意:洗浴时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复感;洗浴后饮温开水或稀粥疗效更好。

2010年12月5日星期日

鼻出血,用此方试试吧

从小生活在农村,自从懂事开始就有流鼻血的毛病。特别是一到农忙季节,流鼻血就更严重,有时流得头昏眼花,把鼻子堵住了,血就从口里出来。我为此苦恼不堪,也吃过不少药,试用过一些民间小偏方,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

  就这样到了2000年,我到城里去做事的时候,一次到朋友家里去玩,无意中看到了他家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农村常用中草药》的小册子,从中看到了有关侧柏叶能止血的介绍,而且不管是鼻血、吐血、痔疮出血都可以用。

  虽然以前试过很多偏方都没用,但此法简单,药也不贵,我还是决定试试。于是就按照小册子里的说法,用侧柏叶9克,鸭蛋3个,和一把白茅根一起煎水取汁服用,连服5天。服用后我流鼻血的次数渐渐减少,到现在已经很少再流鼻血了。

  点评:侧柏叶为柏科常绿乔木植物侧柏的嫩枝及叶。味苦涩,性微寒。入肺、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散肿毒之功效,可用来治疗吐血、鼻出血、尿血、血痢等症。《本草汇言》载:“侧柏叶,止流血,去风湿之药也。凡吐血、衄血、崩血、便血,血热流溢于经络者,服之立止……”白茅根也是治血热鼻衄之常用药,二者配伍,对血热妄行之各部位出血应有良效。但须在查明无器质性疾病时方可应用。

失眠小验方

莲子百合粥

  制法:莲子100克,凉水浸泡半日。干百合100克与大米少量煮粥,至莲子烂熟,米粥黏稠,酌加少量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用于因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引起的不易入睡、早醒多梦、睡眠不实、心悸健忘等症。

猪心炖枣仁

  制法:酸枣仁100克,洗净后冷水浸泡半日,用纱布包好。猪心或羊心两个切块,与酸枣仁炖约1小时以上,酌加调料。吃肉、喝汤。

  功效:宁心安神。用于因心、肝血虚引起的失眠、心悸、怔忡、多梦惊恐等症。

治掉发方

治掉发方

  将生姜和枸杞放在少量水中熬煮一阵,然后把水抹在洗干净的头发上,再把头发盘起来大约半小时后放下,自然晾干,大约半天后再洗净。持续1个月,就会恢复正常了。(摘自《生活报》)

  点评:生姜含姜辣素、姜烯油等,有促进头皮血循通畅、活化毛囊组织并刺激新发生长作用;枸杞滋阴益肾,富含维生素A、C及多种微量元素,有一定滋养毛发作用。脱发者可以一试。

糖渍海带治慢性咽炎

糖渍海带治慢性咽炎

  将水发海带500克漂洗干净,切丝,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熟,捞出,放在盆里,拌入白糖250克,腌1天后即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50克。(摘自《老年报》)

  点评:异物感、充血、多痰且黏为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海带能化痰、消炎,其所含碘被人体吸收后,能促进咽部炎症渗出物的排除。白糖补气润肺,浸渍海带食用,对慢性咽炎属肺热伤阴者有一定效果。

治腹泻验方

治腹泻验方

  将小麦300克倒入铁锅中摊匀,不炒动,微火烘烤,至贴近锅底的下半部分小麦变成黑色时,加水800毫升,再煮沸后倒入碗内,加入红糖50克搅匀,趁热口服。(摘自《家庭导报》)

  点评:生小麦本无止泻作用,但炒黄(或焦)后却具有健脾止泻功效;红糖性温,能散寒活血、止痛。此方对脾虚胃弱、寒邪所致之腹泻、腹痛有效。但不适合于食物中毒等急性感染性腹泻。

芝麻冰糖水治夜咳

芝麻冰糖水治夜咳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可润肺生津,治夜咳不止、咳嗽无痰。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作用。

  云南曲靖 王丽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副教授杨国汉点评:
  中医治疗咳嗽时比较重视自然环境因素和体质特点,往往从这两方面的不同侧重辨证论治。自然因素所致者称外感咳嗽,又可进一步分为热咳、寒咳、燥咳等;体质因素所致者称内伤咳嗽,这又以痰浊咳嗽、阴虚咳嗽为主。

  王读者所指夜咳不止、咳嗽无痰,似乎属于燥咳或阴虚咳嗽。对外感燥邪和内伤阴虚的咳嗽,治疗上多以生津润肺止咳为妥。芝麻味甘性平,生用偏凉,质油多润,能养肺肾,与冰糖合用冲服滋阴润燥止咳,对内伤燥咳较好;与生姜捣汁煮服能疏表润肺止咳,对外感燥咳较好。因两种用法都偏于生津润燥,所以适用于夜咳痰少的患者;对痰浊类咳嗽(咳嗽痰多者)就不太相宜了。

细辛外敷治口疮

细辛外敷治口疮

  将细辛10克捣碎,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填入脐窝,上敷塑料薄膜,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4小时后再敷。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效果好。

  重庆 任悦欣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副教授杨国汉点评:

  口腔溃疡一般是由郁火上炎所致,中医多以解郁散火止痛之法进行治疗。

  细辛能发散郁火,通络止痛,外用有较好疗效。脐窝即中医学所称神阙穴,为任脉腧穴,并与冲、督脉直接关联,有明显的调理作用。而且神阙穴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加之血管分布特殊,血液循环良好,渗透性强。细辛经脐直接吸收,有效成分破坏较少,所以敷脐疗法便捷高效。文献中关于神阙穴治疗口疮的记载虽然较少,但理论上还是可行的,加之使用方便、安全,必要时不妨一试。

  用药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全面营养,忌食辛辣食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大便通畅。

治玫瑰糠疹方

治玫瑰糠疹方

  我的友人患有玫瑰糠疹,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无效,饮酒或吃海鲜后症状明显加重。后经他人介绍一良方,服后病没再发,甚至喝酒、吃海鲜也无妨。具体为:五加皮、大腹皮、浮萍、桑白皮、丹皮、白鲜皮各12克,地骨皮、茯苓皮、扁豆各15克,当归、陈皮、蝉蜕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广西南宁 农权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皮肤科副教授李斌点评:

  玫瑰糠疹是一种轻度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与病毒、细菌感染以及过敏等因素有关,有自愈倾向。目前中医治疗多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等方法为主。读者所荐方似以“五皮散”(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姜皮)为基本方,加上疏风透疹的浮萍、蝉衣,活血消斑的当归、丹皮等药而成,应该有利水祛风消斑的功能,玫瑰糠疹属于水湿脾虚型的患者可以应用。此外,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无需拘泥于一方,对于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可酌情调整用药。

治酒糟鼻方

治酒糟鼻方

  西瓜皮20克,刮去蜡质外皮,洗净;冬瓜皮300克,刮去绒毛外皮,洗净。两皮分别煮熟,待冷,切成条块,置容器中,用盐、味精适量,腌浸12 小时后食用。

  湖南长沙 张晓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酒糟鼻的病因至今未明,一般多认为此病与螨虫感染或新陈代谢障碍等有关。吸烟、饮酒、嗜食辛辣的人患病率较高。中医认为,酒糟鼻主要是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邪热淤结鼻部所致。治疗上强调以清泻肺热、祛痰化湿为主。

  西瓜皮,又名西瓜翠衣,能祛暑利水,清热凉血;冬瓜皮性微寒,能利小便,消水肿,对各种内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均有效。二药均有利尿作用,作为食品常吃有导热下行、清降肺热的作用。此方适用于酒糟鼻初起出现丘疹、刺痒且兼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证属热证者(肥胖者更好)。

  本食疗方对酒糟鼻有辅助治疗作用,但不宜当作治酒糟鼻的专治方。在治疗期间还应忌辛辣腥发之物及肥甘厚味。

风湿性关节炎外治法

风湿性关节炎外治法

  肉桂、干姜、白胡椒、细辛各100克,公丁香50克,研末,用200克蜂蜜,熬成膏,拌入药调匀,摊在纱布上,从初伏第十天开始贴患处,到三伏末时除去。

  广西鹿寨 石瑞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教授唐汉钧点评:

  读者所荐方中,肉桂性辛温,有温中散寒、行淤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干姜为生姜晒干所得,辛辣温散,有辛散风邪、清除寒痛之功效;白胡椒有温散寒湿、行气止痛之功效;细辛辛香温燥,有祛散风寒、解痉止痛功效;公丁香性味温香,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作用;蜂蜜香甜甘辛,有润肠和中、生津止渴功效,外用润肤护伤、赋形调护。以上诸药调和外敷,具辛温散寒、行淤消肿、除湿止痛之功效,外治风寒湿痹、关节痹痛。

  特别提示:1.方药中除蜂蜜外均为辛温燥烈之品,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小儿皮肤娇嫩者忌用,对皮肤过敏者忌用。2.此方无论在伏天或在四季均可外敷。

用核桃仁和鸡蛋治哮喘的偏方

核桃仁鸡蛋治哮喘

  将两三个核桃仁放在锅内,加适量水,煮5~7分钟后,加入1~2个鸡蛋,同时加入适量的冰糖,等鸡蛋熟了,喝汤吃鸡蛋和核桃仁,每天早上空腹服 1剂。我按此方每天用3个核桃仁,1个鸡蛋,服了10剂后就不喘了。

  辽宁省辽阳市朱绪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内科教授苏惠萍点评:

  核桃仁既是食中佳品,又是一味良药,主要成分为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C、E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脂肪的主要成分是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中医理论认为,核桃仁性温、味甘,具有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的功能,主治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等证。因此,服用核桃仁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特别是与鸡蛋同服,可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符合中医“扶正祛邪”理论。

  本方更适合体虚之人,若是以实证为主的哮喘患者,则不宜久服。另外,支气管哮喘属反复发作性疾病,有些患者可因某种过敏原而诱发,临床上就有因食用干果或鸡蛋诱发哮喘的病例,因此选择治疗方法需因人而异。

  辣椒秸治风湿性关节炎

  前几年,我左腿的膝关节患了风湿性关节炎。最近在一本旧册子上看到个方子,就试了试,4天后,疼痛果然减轻了不少。做法为:把辣椒秸去叶洗净,切段晒干。每次用200克熬汤,浸泡患处或用干净吸水的棉布蘸药汤敷于患处。每日1次。

  广西南宁市韦炳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教授唐汉钧点评:

  辣椒性味辛辣,含挥发精油,有辛温除寒、祛风燥湿之功效,可治疗关节痹痛。其根秸有类似功用,故民间常用之熏洗治风湿痹痛、关节酸痛。若配合生姜(或干姜)煎汤浸泡疗效更佳。在伏天,用姜汁浸泡棉絮,晒干后做成护腰、护肩,有温寒除痛之效,可治腰痛、肩痛,亦可外敷治胃脘寒痛。

  特别提示:对于活动性、游走性风湿性关节炎则应住院治疗。

  壮肾阳药酒

  淫羊藿、鸡血藤、巴戟天各25克,切碎,加白酒500毫升,浸泡20天,即可饮用。每次饮20毫升,每日2次。

  湖南省澧陵市荣石余

  国家药典委员会信息处博士后白晓菊点评:

  中医理论认为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具有温肾助阳、益精起痿之功效,可用于阳痿不举、不孕、小便淋沥、腰膝无力、风湿痹痛等症。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具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作用。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具有温肾壮阳益精的作用,可用于肾阳虚的阳痿、不孕、尿频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巴戟天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上述三药配伍,共奏温肾助阳、益精起痿之效,可用于阳痿不举、妇女宫冷不孕。因此,可制作成壮肾阳的药酒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三药配伍偏于燥烈,可伤阳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应用。

  荞麦治疗偏头痛

  取苦荞麦粉100克,白醋适量,放在一起拌匀,做成小饼,放在锅内蒸熟,贴在太阳穴上,凉了又放在锅内蒸热,如此反复多次。不到15分钟疼痛即止。贴时用布隔开,不能直接贴在皮肤上。

  重庆市北碚区冉治清

  国家药典委员会信息处博士后白晓菊点评:

  苦荞麦为蓼科荞麦属植物苦荞麦的种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它含有黄酮成分,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调节血脂等作用。

  苦荞麦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许多古代医籍中均有论述。《齐民要术》中指出:“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冉读者推荐此法与古方有相仿之处,是有一定依据和科学道理的。但偏头痛的病因很多,本法对偏头痛中医辨证属风寒头痛者为宜。

  木瓜子治干咳

  将木瓜种子约100粒左右,放入锅中,加一碗半水,煎到剩下一碗左右,加些白糖。在午饭后喝半碗,连续服两天。可治慢性干咳。

  北京房山区解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内科教授苏惠萍点评:

  木瓜为我国特有的野生果之一,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中医认为,木瓜性温,味酸,无毒,有平肝、和胃、祛湿、通络等功效。但查证资料,尚无可靠依据证明木瓜种子可治疗咳嗽。有资料提示,木瓜种子含有氢氰酸成分,有毒,不可以食用。因此,应用木瓜子治疗干咳的方法不可取。

  治小儿腮腺炎便方

  取新鲜紫花地丁(带根)2根,用水洗净后切碎,用鸡蛋2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2次即可。如无鲜品可用干品代替,用量酌减,先以温水浸泡至软后切碎。

  山东省梁山梁新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教授郁晓维点评:

  腮腺炎有流行性腮腺炎和化脓性腮腺炎两种。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中医学称之为“痄腮”。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轻症可单独用外治法治疗,重症宜采用内服药物与外治法结合治疗。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能兼清气血之热,解毒,散结,消肿。用之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既经济实惠,又有显著的疗效。
  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外用药有很多,以下几种药物疗效也很不错:①如意金黄散:以醋或茶水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②玉枢丹:每次 0.5~1.5克,以醋或水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③新鲜仙人掌:每次取1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2次。④新鲜败酱草:每次 5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2次。

  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

外痔、内痔偏方大集中

  (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

  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任何东西,并忌吃葱。

  (2)每天吃葡萄干30粒,还要多运动。

  时间:定在下午四点,连续服用1个月可根治。

  (3)无花果叶治痔疮:药物:鲜无花果叶。

  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4)红糖100克,金针菜120克。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肿,适用于初起痔疮。

  (5)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6)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 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8) 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下肢溃疡偏方总结

  (1)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或浓茶水洗干净,将豆腐渣敷患处,每天换一次,治下肢溃疡。

  (2)绵白糖粉撒于创口处,用纱布包扎。5-7天更换一次,可治褥疮,下肢溃疡。

  (3)乌贼骨研粉外敷患处,治下肢溃疡。

  (4)割菠萝蜜树皮,取流出的液汁涂之,一日两次,治下肢溃疡。

  (5)南瓜瓤捣烂敷伤口,或晒干研粉撒患处,治下肢溃疡。

  (6)用料:活地龙100克,白糖30克。制法:将地龙洗净,放入碗中,加白糖,待地龙化成液体,过滤,再加适量黄连素,高压消毒。用法:将药液涂在患处。每天两次。

中药方剂帮你医烧伤

〖 组 成 〗 大叶刺五甲62.5克 红老熊苞62.5克 猫爪刺62.5克。

  〖 用 法 〗 加水煎煮3次,每次500毫升。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1000毫升。趁微温,加入力片12.5克,盐酸黄连素1克,搅拌使溶,加防腐剂。外用,清创面后淋或喷雾。1日3次。

  〖 主 治 〗 对Ⅰ、Ⅱ度灼伤有效。

  〖 出 处 〗 中药方剂大全。

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秘方

  〖 辨 证 〗 风热邪毒上壅耳窍。
  〖 治 法 〗 行血疏气,清泄热毒。
  〖 方 名 〗 加减普济消毒饮。
  〖 组 成 〗 连翘9克,黄芩9克,板蓝根12克,炒天虫4.5克,银花12克,桃仁6克,玄参9克,川连3克,大力子9克,陈皮4.5克,炒苍耳子4.5克,蝉衣 4.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何任方。

绝对偏方,确实能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我曾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造影显示球部严重变形,疼痛剧烈且反酸,去过不少医院,吃了很多药,始终未能治愈。后来,朋友向我推荐了一个鸡蛋壳治溃疡的偏方。方法是:将平时用的鸡蛋壳收集起来,洗净内膜,在锅里干炒至发黄后,用擀面杖压成细末,装入瓶中。三餐前各吃一小勺(约5克),以温开水送服。起初的一个月,其他消炎药照样吃,第二个月以后逐渐减量,到第三个月基本就可以停药了,只吃鸡蛋壳粉末,6个月后,各种症状基本上没有了。之后胃部造影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痊愈。

  我献出此方,想请教有关专家,希望能给予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指导,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冯利副主任医师点评:鸡蛋壳是一味中药,在《中药大辞典》里有收载。鸡蛋壳入药首见于《大明本草》,根据文献记载,它具有燥湿化饮、制酸止痛、益肾壮骨、收敛止血、消痈解毒敛疮等功效,主治饮停脘痛、反胃、软骨症、耳流脓等症。

偏方巧治甲状腺肿大

[配方] 紫菜100克,黄独(即黄药子)50克,60度高梁酒50毫升。

  [制法] 将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散结消瘿。

  [主治] 甲状腺肿大。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 2次。

  [附记] 引自《偏方大全》。

治糖尿病的实用偏方

取秋植花生收获后的地下根茎,除去泥土杂质,洗净,新鲜或晒干备用。

  用鲜品50~100克或干品25~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7天后再服第2疗程。如果病情严重可每天一剂,不分疗程连续服用。同时,配合控制饮食。

对滴虫性阴道炎进行中医分型治疗

健康妇女的阴道由于组织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的特点,保持一定的酸碱度,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则病原体侵入而导致阴道炎。临床常见的阴道炎有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等。滴虫性阴道炎是指感染了阴道毛滴虫而引起的阴道炎症。它的发病率以城市和工厂集居的居民比农村散居的居民为高。传播方式是通过公共厕所、浴室、脚盆、毛巾、游泳、性交或消毒不严的医疗器械等作为媒介或主要途径。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痒”、“虫蚀”。

  【病因病理】

  1.脾虚湿热 素体脾虚,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蕴腐成虫而致。
  2.肝经郁热 肝郁化热,蕴热成虫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阴痒、阴道分泌物呈脓性或泡沫状,质稀薄,有时有赤带,阴道黏膜充血或有红色斑点,作临床诊断。
  2.白带实验室检查可找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
  3.与真菌性阴道炎和老年性阴道炎鉴别。

  【辩证分型】

  1.脾虚湿热 外阴、阴道瘙痒,带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状,或挟赤带,神疲乏力,胸闷不舒,胃纳减少。苔薄腻,脉细弱。
  2.肝经郁热 阴部瘙痒,带多如脓或挟血丝,有腥臭气味,日苦口干,苔黄,脉弦带数。

  【分型治疗】

  1.脾虚湿热治法:健脾利湿,清热除虫。
  方药:萆粟渗湿汤加减。
  川萆粟 12克 黄柏9克 薏苡仁9克 土茯苓12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苍术9克 地肤子9克 蛇床子10克 白术10克 炙甘草3克
  2.肝经郁热治法:泻肝清热,杀虫止痒。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9克 生山栀9克 丹皮9克 柴胡6克 泽泻9克 黄芩9克 茵陈9克 百部9克薏苡仁9克 白芍9克

  【中成药】

  1.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适用于肝经郁热。
  2. 治带净片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适用于湿热者。

  【简便方】

  1.塌痒方 陈鹤虱30克、苦参15克、成灵仙15克、归尾15克、蛇床子15克、狼毒15克,煎水熏洗坐浴,或用冲洗器冲洗阴道,有杀滴虫、止阴痒之功效。

  2.蛇床子散加减 蛇床子15克、上茯苓12克、黄柏9克、苦参10克,水煎坐浴,或阴道冲洗。

  【注意事项】

  1.经期禁用外治药及阴道冲洗或坐浴等。
  2.治疗期间禁房事,以防交叉感染,最好夫妇双方同时治疗,如同时用外洗方治疗。
  3.保持浴巾的清洁和干燥,并常在太阳下晾晒。
  4.西药甲硝唑是治疗滴虫感染较好的药物。可以口服,每次1片(200毫克),l日3次,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也可以阴道塞用,每晚阴道塞1片(200毫克),用7天。停药2天后再赴医院复查自带常规,如果未找见滴虫,按常规再治疗两个疗程,每个疗程7~10天。

实用偏方解除你的冻疮之苦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一种局部阻塞性充血性红斑,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现介绍几种民间小验方:

  方一:鸡蛋一个,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黄,放于铁勺中,文火烤至黄油析出,冷却备用,用时外敷患处即可。

  方二:取辣椒和麦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适量煮沸3分钟,去渣,趁热用棉花蘸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如脚冻疮,可泡脚10分钟,此法用于冻疮未破者。

  方三:棉花焙焦研成细末,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此法对于冻疮破溃者疗效尤佳。

  方四:夏天取新鲜芝麻叶,在以往生过冻疮的皮肤处反复搓搽20分钟,1小时后用水洗净,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两个中药方巧治滴虫性阴道炎

方1

  组成:苦参、生百部、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各20克,石榴皮、黄柏、紫槿皮、枯矾各15克。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加水2000毫升,煎沸10分钟,熏洗阴道并坐浴,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7天为1 疗程。忌性生活。

  方2

  组成:百部、蛇床子各20克,银花、明矾、苦楝根皮各15克,川椒10克。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煎汤熏洗患部,每剂药清洗2次,洗后药液不可再用。每日熏洗2次。忌性生活及辣刺激。

实用的治牛皮癣4偏方

1方

  [药物] 川槿皮500克,好烧酒5000克,榆面120克。
  [制法] 川槿皮勿见火,晒燥研末,与榆面共用酒浸泡,七日为度。
  [用法] 不时蘸洒搽擦。用于治牛皮癣。
  [出处] 《养生经验合集》。

  2方

  [药物] 百部120克,苦参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
  [制法] 上药共研粗末,装入纱布袋内,用水2500克至3000克,煮沸30分钟。
  [用法] 用软毛巾擦洗患处,或洗后再加热水浸浴。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皮肤瘙痒症(瘾疹)、阴囊湿疹、荨麻疹等。
  [出处]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3方

  [药物] 侧柏叶120克,苏叶120克,芨藜秧240克。
  [制法] 上药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2500-3000克煮沸30分钟。
  [用法] 用软毛巾蘸汤液擦洗,或擦洗后加热水浸浴。用于治疗牛皮癣、鱼鳞病及其它皮肤干燥脱屑类皮肤病。
  [出处]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4方

  [药物] 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份。
  [制法] 将上药加水煎煮取汁。
  [用法] 外洗患处,每日3—4次。用于治牛皮癣风湿热型,症见局部有成片丘疹肥厚,并有部分皮损潮红、糜烂、湿润和血痂等。
  [出处] 《中医外科学》。

几份实用的外痔、内痔偏方

(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

  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任何东西,并忌吃葱。

  (2)每天吃葡萄干30粒,还要多运动。

  时间:定在下午四点,连续服用1个月可根治。

  (3)无花果叶治痔疮:药物:鲜无花果叶。

  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4)红糖100克,金针菜120克。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肿,适用于初起痔疮。

  (5)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6)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 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8) 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偏方治疗脓性指头炎

[药物] 生甘草4克,紫草2克,蜂蜡4克,麻油60克。

  [制法] 前两味入麻油中浸24小时,然后文火熬枯去渣,次入蜂蜡化开即成。

  [用法] 用时将油温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出处] 《大众中医药》 1994;(4):25。

  中药方2

  [药物] 乳香15克,白矾、花椒各6克,葱白数根。

  [制法] 煎水。

  [用法l 水洗患处。用于急性乳腺炎、化脓性指头炎。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科选编》。

清热解毒12处新秘方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2010年10月30日星期六

葱白,从厨房到药箱的良药


  葱,是烹饪中常用的调料,有增香、去膻、除腥的作用,也是传统的一味中药。葱的药用部分指的是靠近根部的鳞茎,习惯上称为葱白,其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葱里的辣味物质与蒜类似,是一种含硫化合物,称为"烯丙基二硫化物",它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真菌都有抑制作用。现介绍行之有效的民间验方如下:

  1. 治风寒感冒

  适量连须葱白、生姜、红糖煎服,或葱白5根与淡豆豉10克煎服,亦可用葱白数根,捣烂取汁,滴鼻,每天1次、每次2滴。

  2.治胃痛

  葱白30克加生姜15克,捣烂炒热,用布包好,趁热敷在胃部。
葱白 从厨房到药箱的良药


  3. 治鼻塞

  用葱白一小把切碎煎成汤,用其蒸气熏鼻,或将葱白捣烂取汁,渗于脱脂棉内,将药棉塞入鼻腔。

  4. 治小儿蛔虫腹痛

  葱白10根,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麻油1~2匙,空腹服下,每天2次,连服3天。

  5. 治因受凉引起的咳嗽

  连须葱白15克,梨1个,白糖30克,水煎,吃葱、吃梨、喝汤。

  6.治小便不通

  葱白一段,白矾25克,捣烂敷肚脐,或葱白切碎,加等量的盐炒热后,用布包好,热熨肚脐和下腹部,冷后再炒热再熨,每天1次。

  7. 治蜂伤

  被黄蜂刺伤或毛毛虫蜇伤后,可立即用葱白切片擦患处,可立刻止痛消毒。

  8. 治轻度冻伤

  将葱白捣成糊状,加食盐少许涂在患处,或将葱白切开,以平滑的切面轻轻擦拭冻疮患处,每天数次。

  9. 治头屑

  先将葱白捣成泥,用纱布包好,轻轻拍打头皮,直到汁水均匀敷在头皮和头发上,过若干小时后,再洗去,即可将头屑轻易地洗净。

名医名方---周氏固本止哮丸


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周天寒,幼承家学,笔耕不辍,勤于实践,临床经验丰富。常用家传“周氏固本止哮丸”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甚佳。

  周氏固本止哮丸

  组成:人参、白果、京半夏、白术、川贝母、紫河车各31克,黄芪、鹿衔草、熟地(另蒸,捣烂如泥)各62克,椒目50克。

  方药加减:偏脾虚加扁豆、鸡内金各40克;偏肾阳虚加肉桂、补骨脂各30克;偏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各60克;挟瘀血者加丹参、红花各40克。

  制法与服法:分别将以上各药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熟地、蜂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服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减半。
名医名方 周氏固本止哮丸 


  主治:慢性支气管哮喘。

  功效:补肺益肾,健脾化痰,纳气平喘。

  适应症:适用于肺、脾、肾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哮喘反复发作,呼多吸少,短气不续,自汗畏风,易于感冒,食少口淡,舌质淡,脉细无力等。

  方解:方中人参、黄芪、白果补肺益气,敛肺平喘,以增强卫外功能,减少发作;京半夏、白术健脾益气,燥湿祛痰,以杜绝生痰之源;川贝母、鹿衔草、椒目化痰平喘,祛已成之痰;紫河车补肾填精,峻补精血。诸药合用,具有补肺益肾健脾化痰之功,恰中慢性支气管哮喘,正虚痰阻的病机特点,故用于治疗哮喘缓解期有奇效。

  典型病例

  周某,男,11岁,1985年11月9日初诊,素禀不足,患支气管哮喘5年余。最初服用中、西药可以缓解,近两年症状逐渐加重,每晚必发,加大服药剂量但始终不能控制。现患儿面色苍白,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夜尿频多。舌质淡,脉沉细。证属肺脾气虚,痰浊阻肺,肾虚失纳。首用周氏固本止哮汤(丸改汤见效更速)加扁豆、山药,3剂。二诊,咳喘有所缓解,仍用上方再进4剂。三诊,诸症大减,嘱其坚持服用,以收全功。

车前药膳解尿频尿急尿痛

  车前草又称车前菜、牛甜菜、田菠菜,其叶叫车前叶。

  中医学认为,车前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

  据分析,每百克车前叶含蛋白质4.0克,脂肪1.0克,糖11.0克,胡萝卜素5.85毫克,硫胺素0.09毫克,核黄素0.25毫克,维生素C23毫克,钙309毫克,磷175毫克,铁25.3毫克。据近代研究报道,车前叶不仅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祛痰、抗菌、降压效果。它能作用于呼吸中枢,有很强的止咳力。能增进气管、支气管黏液的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尿频尿急尿痛 车前药膳解


  车前竹叶甘草汤

  车前叶100克,淡竹叶12克,甘草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淡竹叶、甘草洗净后,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锅中稍炖即成。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一疗程。淡竹叶性味甘淡,微寒。下能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外出,上可清心经之火而除烦,故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之效。

  车前叶粥

  车前叶50克,小米100克,葱白1茎,食盐、味精少许。将车前叶洗净切碎,葱白切段,备用。小米淘洗干净,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下车前叶、葱段和食盐,再炖10分钟,调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连用5~7日为一疗程。可清热、祛痰、利尿、明目。适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尿血、水肿、目赤肿痛、咳嗽痰多等症。

  车前叶也可换成车前子25克(布包)加入小米中煮粥。先将车前子煎汁后,再同小米煮粥食。功用同上。

  车前银耳冰糖汤

  新鲜车前叶60克或干品20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将车前叶洗净切碎,银耳泡发去根。二味共入锅中,水煮5分钟,加入冰糖,稍炖即成。每日 1剂,连用10~15日。银耳能滋阴润肺,善治肺中有热、肺燥咳嗽;车前叶清热润燥,亦治肺燥咳嗽。加入清热补中、润肺生津的冰糖,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肺燥咳嗽不失为一剂理想的药膳良方。

  车前茵陈公英汤

  鲜车前叶50克,鲜蒲公英50克,鲜茵陈50克,白糖50克。将前三物洗净切碎,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白糖稍炖即成。每日1剂,分2 次服饮,连用5日为一疗程。茵陈性味苦,微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并善渗泄而利小便。故可去湿热、利黄疸,为治黄疸之要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车前叶与之相合,相须相使,齐奏清热祛湿、解毒退黄之功。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胆囊结石“除石”小验方

  胆囊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绿茶晒干研末,沸开水冲,趁热连茶叶一起饮下,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饮1次。

  2.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蒿各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3.葫芦叶15克,柿叶15克,山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金钱草10克,沸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可饮,每日服数次。
5.蝼蛄3只,小茴香10克,地肤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鸡内金30克,海金沙30克,大黄10克,共研细末,用生姜甘草汤调下,每次10克,顿服。

  7.向日葵叶30克,鸡内金15克,地肤子15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8.白芥子30克,鸡内金30克,车前子10克。上药共研末,每服3克,每日2次。

  9.槐树皮30克,绿豆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0.金钱草100克,海金沙30克,滑石12克,甘草5克,川牛膝10克,石韦5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遗精不用愁,送你几个小验方

  遗精,有梦遗和滑精两种。睡梦之中精液自溢,称为梦遗;无论白昼与夜晚,精液自滑者,称为滑精。二者多由肾虚精关不固,或心肾不交,或湿热下注所致。

  1.五倍子500克,茯苓200克,龙骨100克。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服5次,淡盐水送服。

  2.芡实30克,金樱子膏30克。先取芡实连壳晒干捣碎为末,金樱子去刺捣碎,水蒸熟,取金樱子汁慢火熬成稀膏,与芡实制成丸,每日服3次,每次10克。

  3.山药50克,芡实50克,盐2克,粳米50克。将山药、芡实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800毫升水,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加盐调味。每日温热食用。

  4.何首乌24克,芝麻12克,当归12克,生地黄16克,白酒500毫升。将前4味药打粒,装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小火煮数沸,待冷后密封,浸泡7日后去渣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20毫升。凡大便稀溏者忌服。
5.巴戟天15克,菟丝子15克,覆盆子15克,米酒 500毫升。将前3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米酒,密封,浸泡7日后滤过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10毫升。

  6.核桃衣15克。核桃衣放人锅中,加一杯水,慢火煎至半杯,临睡前1次服下,每日服1次。

  7.银耳30克,鹿角胶7.5克,冰糖15克。温水泡洗银耳,用沙锅慢火煎熬后加鹿角胶和冰糖,使之烊化、和匀,即可服用。

  8.茯苓、茯神各10克,远志、龙骨各15克,牡蛎20克。龙骨、牡蛎煅后与其余3味共研细末,米酒和丸,空腹淡盐水送下,每次9克。

  9.炒沙苑子、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莲子粉适量。研细末,用莲子粉糊和为丸,用空腹盐水送下,每次9克。

  10.巴戟天、石斛、黄芪各50克。研细末,炼蜜为丸,早、中、晚各服9克,用米酒送下。

  11.韭菜子25克,粳米50克。将韭菜子用纱布包扎好,加水煎汤,取汤煮粳米成粥,每日服2次。

  12.石斛45克,巴戟天30克,桑螵蛸9克,菟丝子30克,杜仲9克。研细末,炼蜜为丸,食前,温酒服下,每次9克。

  13.海参30克,冰糖适量。海参加适量水炖烂,加冰糖溶解,空腹服用,每日服1次。

  14.白芷5克,五味子10克。烘干研成极细末,用醋及水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外用消毒纱布盖上,以橡皮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 3~5日。

  15.女贞子60克,墨旱莲30克,桑叶30克,蜂蜜适量。将前3味研成末,炼蜜为丸,共30粒。每日服3次,每次餐前服1丸,10日为1个疗程。

女性妇科疾病,各种丝瓜验方

  中医认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尤其是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借助老丝瓜之气能导引人体经络通畅、气血通顺。现介绍几则丝瓜治疗女性疾病的验方:

  子宫出血:

  把丝瓜络用火烧后剩下的称为丝瓜霜,研匀后备用。每次取3~6克,用盐汤或黄酒冲服,每日两次,对子宫出血或血崩有效。用丝瓜子或丝瓜叶炒黑研末,以盐水送服,也可治月经过多症。

  月经失调:

  丝瓜子焙干,用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温黄酒冲后服用,每日两次。

  月经过多:

  老丝瓜一个,烧灰存性,研末,每次9克,盐开水冲送。如用黄酒冲服,有催乳作用。
痛经:

  取干丝瓜一个,水煎服,每日服两次。

  丝瓜汁有“美容水”之誉。将生长的丝瓜藤割断,流出的液汁,用纱布蘸丝瓜水涂搽脸或肌肤,能润肌防皱;也可以将丝瓜直接绞汁,调入适量蜂蜜或甘油搽脸,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

乙肝的中医治疗小验方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呈散发或流行,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加焦三仙9克;尿黄加木通6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服,每日l剂,分2次服。

  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烂。代茶饮服,每日3次。

  5.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 2次,连服2周。
6.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7.茵陈180克为末,制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

  8.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9.茵陈8克,大枣10克,白矾0.3克,粳米30克,食糖适量。将茵陈和白矾一起人锅,加水煎煮25分钟,滤去药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一同煮粥,加食糖调味。每日l剂,分早、晚两次食用,连服7日。

  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将鸡蛋洗净外壳,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入锅,加400毫升水,共煮30分钟,滤出药渣。吃蛋喝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7日。

  11.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顿服,每日2~3次。

  12.鲜蒲公英、鲜车前草各6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另用温水先冲服明矾末1.2克,经1小时后再服此药汁。

  13.地葫芦50克,积雪草50克,栀子1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中医最经常用的词汇

中国医药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治未病 prevention of disease

中医基础理论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脏腑 zang-organs and fu-organs, viscera

临床经验 clinical experience

 

功能活动 functional activities

辨证论治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形神统一 unity of the body and spirit

本草 materia medica, herbs

 

阴阳失调 imbalance of yin and yang

中药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条达舒畅 free development

四气五味 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tastes

 

延年益寿 prolonging life, promising longevity

针灸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cumox

 

养生防病 cultivating health to prevent disease

各家学说 theories of different schools

 

正气 healthy qi, vital qi

汗法 diaphoresis, sweating therapy

 

病邪 pathogenic factor

下法 purgative therapy, purgation

 

整体观念 concept of holism

吐法 emetic therapy, vomiting therapy

 

疾病的本质与现象 nature and manifestations of disease

补土派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阴阳的相对平衡 relativ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

病因学说 etiology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

养生 health-cultivation,

 

同病异治 treating the same disease with different therapies

医疗实践 medical practice

 

异病同治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the same therapy

治疗原则 therapeutic principles

 

五脏 five zang-organs, five zang-viscera

寒凉药物 herbs of cold and cool nature, cold-natured herbs

 

六腑 six fu-organs, six fu-viscera

滋阴降火 nourishing yin to lower/reduce fire

 

经络系统 system of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

滋水涵木 enriching water to nourish wood

 

余热未尽 incomplete abatement of heat

瘀血致泻 disease caused by blood stasis

 

有机整体 organic wholeness/integrity

先天之精 congenital essence

 

表里关系 exterior and interior relation

形与神俱 inseparability of the body and spirit

 

开窍 opening into

开胃 promoting appetite

 

自然现象 natural phenomena

脉象 pulse conditions, pulse pattern

 

哲学概念 philosophical concept

邪正关系 states of pathogenic factors and healthy qi

 

对立统一 unity of opposites

发热恶寒 fever and aversion to cold

 

相互消长 mutual waning and waxing

头身疼痛 headache and body pain

 

相互转化 mutual transformation

久痢脱肛 proctoptosis due to prolonged dysentery

 

阴阳属性 nature of yin and yang

养阴清热 nourishing yin and clearing away heat

 

相互联系 interrelation

清肺热 clear away lung-heat

 

相互制约 mutual restraint, mutual restriction/interaction

湿邪犯肺 pathogenic dampness invading the lung

 

动态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

清热泻火 clearing away heat and reducing fire

 

阴平阳秘 yin and yang in equilibrium

腠理 muscular interstices, striae, interstitial space

 

阴阳的互根互用 interdependence of yin and yang

水湿停滞 retention of water and dampness, water retention

 

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e

癃闭 retention of urine

 

阴阳离绝 separation of yin and yang

气血运行 circulation/flow of qi and blood

 

相反相成 opposite and supplementary to each

阴阳转化 transform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生理功能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阳消阴长 yang waning and yin waxing

 

病理变化 pathological changes

阴胜则阳病 predominance of yin leading to disorder of yang

 

临床诊断 clinical diagnosis

阴胜则阳病 an excess of yin leads to deficiency of yang

 

阳胜生外热 exuberance of yang leading to exterior heat

阳胜则热 predominance of yang generating heat

 

阳中求阴 obtaining yang from yin

寒极生热 extreme cold generating heat

 

绝对偏盛 absolute predominance

热极生寒 extreme heat generating cold

 

阳虚则寒 yang deficiency leading to cold

阳损及阴 impairment of yang involving yin

 

阴阳俱损 simultaneous consumption of yin and yang

阴液不足 insufficiency of yin-fluid

 

阴阳两虚 simultaneous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病机总纲 general principle of pathogenesis

 

阳虚发热 fever due to yang deficiency

病机 pathomechanism, pathological mechanism

 

阴阳自和 natural harmony between yin and yang

阴阳胜复 alternative predominance of yin and yang

 

木乘土 the wood over-restrains the earth

虚寒证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木火刑金 wood-fire impairs the metal

扶阳退阴 strengthening yang to reduce yin

 

金水相生 generation between the metal and water

祛风散寒 expelling/eliminating wind to dispersing cold

 

生克制化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tion and restriction

消导积滞 promoting digestion and removing food retention

 

制则生化 restriction ensuring generation

潜阳熄风 suppressing yang to quench wind

 

母病及子 disease of the mother-organ affecting the child-organ

五行学说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传变 transmission of disease, progress of disease

运动变化 motion and variation

 

子病犯母 disease of the child-organ affecting the mother-organ

正邪相争 struggle/combat between healthy qi and pathogenic factors

 

肝肾精血不足 insuf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essence and blood

相生相克 mutual generation and restriction

 

肝阳上亢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生我,我生 to be generated and to generate

 

心肝血虚 asthenia /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liver blood

克我,我克 to be restricted and to restrict

 

心肝火旺 exuberance of heart and liver fire 

生中有制 restriction within generation

 

心火亢盛 hyperactivity/exuberance of heart fire

克中有生 generation within restriction

 

滋肾养肝 nourishing the kidney and liver

木曰曲直 wood is characterized by growing freely and peripherally

 

方位配五行 correspondence of the directions to the five elements

火曰炎上 fire is characterized by flaming up

 

温肾健脾 warming the kidney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土爰稼穑 earth is characterized by cultivation and reaping

 

肾阳式微 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

金曰从革 metal is characterized by change

 

脾阳不振 inactivation of spleen yang

病缓起 gradual onset of disease

 

脾胃虚弱 hypofunction/weakness of the spleen and stomach

肝阴不足 insufficiency of liver yin

 

地道不通 menopause

相乘相侮 over-restriction and reverse restriction

 

平肝和胃 soothing the liver and harmonizing the stomach

水湿停聚 retention of water-dampness

 

水火不济 discordance between water and fire

肾阴不足 insufficiency of kidney yin

 

藏象学说 theory of visceral manifestations

心肾不交 disharmony between the heart and kidney

 

奇恒之腑 extraordinary fu-organs

宣通水道 dredging water passage

 

水谷精微 cereal nutrients, essence of water and food

通调水道 dredging and regulating water passage

 

传化水谷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food

行气利水 activating qi to excrete water

 

贮藏精气 storage of essence

水液停滞 retention of fluid

 

治疗效果 curative / therapeutic effect

后天之本 postnatal / acquired base of life

 

藏而不泻 storage without excretion

调畅气机 regulating qi activity

 

泻而不藏 excretion without storage

肝气上逆 upward flow of liver qi

 

表热里寒 exterior heat and interior cold

水曰润下 water is characterized by moistening and downward flowing

 

肝旺脾虚 hyperfunction of the liver and weakness of the spleen

脾主运化 the spleen governing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大肉陷下 obvious emaciation and muscular atrophy, extreme emaciation

肝气郁结 stagnation of liver qi

 

面色红润 ruddy complexion, rosy cheeks

胆虚证 gallbladder deficiency syndrome

 

胆虚不得眠 insomnia due to gallbladder asthenia

腐熟水谷 digesting food

 

导便法 laxation

食欲不振 poor appetite

 

跌打损伤 traumatic injury

脘腹胀闷 epigastric distension and depression

 

动静结合 integration of motion and quietness/stillness

嗳气酸腐 eructation with fetid odor

 

定喘 relieving asthma

泌别清浊 separating the clear from the turbid

 

心主血脉 the heart controlling blood and vessels

食物残渣 residue of food

 

心气充沛 abundance of heart qi

大肠主传导 the large intestine governing transmission and transportation

 

防御外邪入侵 preventing the invasion of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癃闭 dysuria, retention of urine, anuria and dysuria

 

血液充盈 plenty of blood

面黄肌瘦 emaciation with sallow complexion

 

脉道不利 unsmoothness of vessels

止珠偏斜 strabismus, squint, ocular deviation

 

面色无华 lusterless complexion

调节水液 regulation of water

 

脉象细弱 thin and weak pulse

排泄糟粕 excretion of waste material

 

面色萎黄 sallow complexion

髓海不足 insufficiency of marrow-sea

 

汗血同源 sweat and blood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精神委靡 dispiritedness, listlessness, lower spirit

 

升降出入 ascending, descending, coming in and going out

月经不调 irregular menstruation

 

气为血帅 qi serves as the commander of the blood

冲任不固 weakness of thoroughfare and conception vessels

 

气血凝滞 stagnation of qi and blood

经期延长 prolonged menstruation

 

血瘀 blood stasis

小肠实热 sthenia-heat in the small intestine

 

气滞腰痛 lumbago due to qi stagnation

气机调畅 smooth activity of qi

 

气虚滑胎 habitual abortion due to qi asth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