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验方:全身性皮肤角化症中药方剂

  〖 辨 证 〗 肝肾阴虚,脾胃衰弱,荣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
  〖 治 法 〗 滋补肝肾,健脾润燥,益气养血,祛风活络。
  〖 方 名 〗 鱼鳞汤。
  〖 组 成 〗 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 出 处 〗 周鸣岐方。
 


验方:全身性皮肤角化症中药方剂

 
  〖 辨 证 〗 肝肾阴虚,脾胃衰弱,荣血不足,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
  〖 治 法 〗 滋补肝肾,健脾润燥,益气养血,祛风活络。
  〖 方 名 〗 鱼鳞汤。
  〖 组 成 〗 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
  〖 出 处 〗 周鸣岐方。
 


甲状腺肿大----紫菜黄独酒

 
  [配方] 紫菜100克,黄独(即黄药子)50克,60度高梁酒50毫升。
  [制法] 将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散结消瘿。
  [主治] 甲状腺肿大。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 2次。
  [附记] 引自《偏方大全》。
 


名医中药方治疗大肠癌

  (1)河南省肿瘤医院邵梦杨教授介绍下列2个妙方可以应用
  方1:黄白龙藤汤
  【方药】黄柏10g,白英30g,龙葵30g,白头翁20g,白术10g,苍术10g,生薏苡仁30g,厚朴10g,云苓10g,元胡10g,败酱草30g,川楝子10g,川黄连3g(冲),藤梨根30g。
  【功能】健脾利湿,清热解毒,行瘀排脓。
  【适应症】结肠癌、直肠癌。
  【用法】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注意事项】禁食酸、辣有刺激性食物。守方治疗2~3个月,为1疗程。
  方2:红藤马莲汤
  【方药】红藤30g,藤梨根30g,马齿苋30g,土茯苓30g,半枝莲30g,白英30 g,孩儿茶10g,败酱草30g,马尾莲20g,木香10g,厚朴10g,三棱10g,蓬莪术10g,川楝子10g。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痢疗疮、消痈散结。
  【适应症】每日1剂,分头道、二道煎服。
  【用法】服药后有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胃满、纳差,可改用一次药汁分两次服,即可减去胃满反应。
  (2)浙江中医学院王绪鳌教授介绍2则良方
  方1
  【方药】槐角、银花各12g,白花蛇舌草、生苡仁、藤梨根、土茯苓各30g,猫人参60g,无花果15g,侧柏叶、苦参、生地各9g。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便血,大便变细,有粘液及脓血,腹痛恶心,胃纳不振,口燥而苦,苔白腻,舌质暗紫,证属湿邪下注,瘀毒郁结肠道者。
  【功能】解毒利湿,祛瘀通便。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
  方2
  【方药】太子参12g,姜半夏、当归各6g,炒白术、茯苓、苦参各9g,生苡仁、藤梨根各30g,无花果15g,猫人参60g。
  【功能】养阴补血,健脾益寿。
  【适应症】晚期直肠癌,手术损伤气血,脾胃虚弱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实用治疗糖尿病偏方

  取秋植花生收获后的地下根茎,除去泥土杂质,洗净,新鲜或晒干备用。
  用鲜品50~100克或干品25~5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隔7天后再服第2疗程。如果病情严重可每天一剂,不分疗程连续服用。同时,配合控制饮食。
 


介绍冬天抗寒防病五个秘方

  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很容易感受外邪、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现介绍五种抗寒防病的方法:
  一、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
  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四、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五、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中医名方治疗颈椎病

  [组成]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
  [功能] 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主治] 颈椎病(脊髓型除外)。
  [方解]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导致颈椎病病因病机主要是寒、痰、瘀、虚四者杂合而致病。以虚为本,寒、痰为标,瘀血贯穿病之始终。本方组成有《伤寒论》的桂枝加葛根汤去姜、枣以解肌舒筋;苓桂术甘汤以健脾化湿、温化痰饮;《金匮要略》的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解痉、缓急止痛;《内外伤病感论》的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助活血通络;本方还以狗脊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全蝎活血化瘀、搜剔经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之功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明,颈舒汤中黄芪、当归、全蝎、狗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桂枝、茯苓、白术可降血脂,增加动脉弹性;葛根、白芍、甘草可缓解血管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祛风寒、除湿、化痰药对炎症反应所表现的毛细血管渗透性亢进、组织液渗出、局部肿胀均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应用] 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鼻咽癌放疗后的选方

  (1)广东惠阳市中医院何立耀医师介绍验方2首。
  方1:肺胃阴虚型
  【方药】生地10g,石斛、百合、夏枯草、板蓝根各15g,麦冬、天冬、沙参、杭菊、连翘各12g,五味子6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肺胃阴虚者。症见口干口苦,咽干,牙龈肿痛,便秘,午后潮热,鼻出血等。
  方2:脾虚痰湿型
  【方药】党参、怀山药、苡仁、旱莲草、茅根、莲子各15g,白术、茯苓、炙甘草各10g,桑椹子、花粉各12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脾虚痰湿者。症见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如蒙,胸闷气滞,鼻咽分泌物增多等病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江苏南通市肿瘤医院万潜光医师验方如下:
  方1
  【方药】银花、双钩藤、生白芍各15g,生甘草、明天麻、白菊花、丹皮、炒桑枝各10g,生石决明20g(杵、先煎)。
  【适应症】鼻咽癌化疗过程中面神经麻痹。证属放疗热毒伤肝,肝风动络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2
  【方药】生石膏50g,制大黄、川芎、白芷各5g,蝉衣4g ,生地、玄参各30g,淡黄芩、丹皮、人中黄、银花各10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鼻大出血。证属放疗后热毒伤络,血上溢,气火升腾者。


中药验剂治疗女性白带过多

  白带是女性阴道分泌物。正常女性的白带是一种无气味,微酸性的粘稠物,具有湿润阴道、排泄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的作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白带过多则是一种病态现象了,以下是几种治疗白带过多的中药处方,不防一试。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肾虚损,湿浊下流。
  【治法】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方名】岗稔止带汤。
  【组成】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岗稔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日服3次。
  【出处】罗元恺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湿热蕴结下焦。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名】银甲汤。
  【组成】金银花24克,连翘15克,升麻15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鳖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黄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叶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陈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王渭川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湿蕴化热,阻滞气机,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
  【方名】止带汤。
  【组成】黄柏10克,苍术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泽泻12克,使君子12克,乌梅6克,胡黄连6克,枣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虚弱,固摄无权。
  【治法】补肾固气养血。
  【方名】白果汤。
  【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施今墨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痰湿下注。
  【治法】疏风祛湿。
  【方名】升阳胜湿汤。
  【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苍术6克,黄芪6克,防风4.5克,升麻4.5克,独活4.5克,当归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要决》卷上。
  中药处方(六)
  【辨证】肾气虚弱。
  【治法】补养肝肾,利湿固涩。
  【方名】首乌枸杞汤。
  【组成】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
  【用法】水煎服。


八物汤解表剂治小腹急痛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异名】八物散(《医学人门》卷四)。
  【组成】桂心 当归 川芎 前胡 防风各22.5克 芍药45克 甘草(炙) 茯苓各15克。
  【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个,煎取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主治】厥阴伤风,恶风体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能治感冒胸闷的中医三拗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粗末。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功用】疏风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方论】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空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宜;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宜肺,止咳平喘之功。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运用羌活冲和汤发汗祛湿

 
  【来源】《此事难知》卷上引张洁古。
  【异名】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
 
  【组成】羌活5克 防风5克 苍术5克 细辛l.5克 川芎 香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各3克
  【用法】上药九味,嚼咀,水煎服。若急于取汗,宜热服,并以羹粥助之;若需缓汗,宜温服。亦可不用汤粥辅助。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方论】本方主用羌活上行发散,除肌表之风寒湿邪,并善治肢体疼痛;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散邪;细辛、白注、川芎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除头身疼痛;更用黄芩、生地,既清在里之热,又制诸药之温燥;甘草调和诸药。九药合用,共奏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之征。
 


大青龙汤治疗太阳病、伤寒脉浮风寒

  方名:大青龙汤(发表之剂)
  总结:风寒两解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主治:
  1.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2.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归经:足太阳药
  方义:
  (1)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巳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
  (2)麻黄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以辛散之。故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
  (3)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
  煎服法:
  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一服,汗者止后服。


应用二陈汤化痰补脾

 
  【方源】 《局方·卷四治痰饮·绍兴续添方》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组成】陈皮(或橘红)9克、制半夏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 咀嚼,每服四钱,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脾虚痰湿阻滞之咳嗽痰多而呈清稀泡沫、胸闷呕恶、头晕心悸,苔白腻,脉滑等症。本方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咳嗽痰稀之症。
 


治盗汗泄精可用牡蛎散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治杂病》:治诸虚不足, 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组成〗 黄芪去苗土 [30g] 麻黄根洗 [9g]    牡蛎 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30g]   
  〖用法〗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 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主治〗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病机分析]
  〖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运用:
  1.本方为卫气不固,阴液外泄的自汗、盗汗证而设。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证治要点。
  2.汗出属阳虚者,可加附子以温阳;属气虚者,可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属阴虚者,可加生地、白芍以养阴。自汗应重用黄芪以固表,盗汗可再加豆衣、糯稻根以止汗,疗效更佳。
  3.常用于病后、手术后及产后自汗、盗汗,属卫外不固,阴液外泄者。
 


四偏方解除你的冻疮之苦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一种局部阻塞性充血性红斑,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现介绍几种民间小验方:
 
防治冻疮用当归
  方一:鸡蛋一个,煮熟,去掉外皮及蛋清,留下蛋黄,放于铁勺中,文火烤至黄油析出,冷却备用,用时外敷患处即可。
  方二:取辣椒和麦苗按1:2的比例切碎混合,加水适量煮沸3分钟,去渣,趁热用棉花蘸药水洗患处,每日一次。如脚冻疮,可泡脚10分钟,此法用于冻疮未破者。
  方三:棉花焙焦研成细末,外敷患处,每日一次。此法对于冻疮破溃者疗效尤佳。
  方四:夏天取新鲜芝麻叶,在以往生过冻疮的皮肤处反复搓搽20分钟,1小时后用水洗净,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巧用中医瓜蒂散治伤寒痰迷

  【组成】瓜蒂一份(熬黄) 赤小豆一份
  【用法】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和匀。每服3克,以香豉9克,用热汤700毫升,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
  【主治】
  (1)治卒中痰迷,涎潮壅盛,颠狂烦乱,人事昏沉,五痫痰壅,及火气上冲,喉不得息,食填太阴,欲吐不出。
  (2)伤寒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不得息者,胸有寒也,当吐之。
  (3)亦治诸黄急黄。
  【方义】
  (1)胸中痰食与虚烦者不同,越以瓜蒂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则水得舒畅,天地交而万物通矣。
  (2)当吐而胃弱者,改用参芦。
  【变化方】
  (1)本方除赤小豆,名独圣散,治太阳中暍,身重痛而脉微弱。
  (2)本方除赤豆,加防风、藜芦,名三圣散。
  (3)本方除赤豆,加郁金、韭汁,鹅翎探吐,亦名三圣散,治中风风,痰厥头痛。
  (4)本方除赤豆,加全蝎五分,吐风痰。
  (5)本方加淡豉,治伤寒烦闷。
  【煎服法】
  (1)共为末,熟水或酸虀水调下,量人虚实服之。
  (2)吐时须令闭目,紧束肚皮。吐不止者,白汤解之。良久不出者,含砂糖一块即吐。
  (3)诸亡血虚家、老人、产妇、血虚脉微者,俱不可服。
  (4)如头额两太阳痛者、令病人噙水一口,以此散一字吹入鼻中,出黄水,即愈。


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应用中医三圣散治口眼歪斜等杂症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组成】防风90克(去芦)瓜蒂90克(碾破,以纸卷定,连纸锉细,去纸,用粗罗子罗过,另放末,将滓炒微黄,次入末一处,同炒黄用)藜芦(去苗及心)7.5克(或1.5~30克)
  【用法】各为粗末。每服约15克,以韭汁300毫升,先用200毫升,煎三五沸,去韭汁,次人l00毫升,煎至三沸,却将原煎韭汁,同一处熬二沸,去滓澄清,放温,徐徐服之。不必尽剂,以吐为度。
  【功用】涌吐风痰。
  【主治】中风闭证,失者闷乱,口眼歪斜或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脉浮滑实;癫痫,浊痰壅塞胸中,上逆时发;误食毒物,停于上脘者。
 


巧用保和丸治消化不良

  【处方】 山楂 (焦)300g 六神曲 (炒)100g 半夏 (制) 100g 茯苓 100g 陈皮 50g 连翘 50g 莱菔子 (炒)50g 麦芽 (炒)50g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25~15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各种消化不良、食积停滞、胸脯痞满、腹胀时痛、暖腐吞酸、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恶臭诸症。小儿疳积,营养障碍、心痞腹胀。


用中医乌梅丸治寄生虫病

  〖方源〗 《删补名医方论》:乌梅丸,治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蚘。又主久痢。
  〖组成〗 乌梅 300枚 [30g]   细辛 六两 [3g]   干姜 十两 [9g]   黄连 十六两 [6g] 当归 四两 [6g] 附子 炮,去皮,六两 [6g] 蜀椒 炒香 ,四两 [5g] 桂枝 六两 [6g]  人参 六两 [6g] 黄柏 六两 [6g]
  〖用法〗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即酸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6g],日三服,稍加至20丸。禁食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余药打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一至三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 肝胃热盛症。虫积腹痛,不欲饮食,食则吐蛔,面赤心烦,甚则烦躁,厥逆,口燥舌赤,脉数身热。


伐木丸,用以调肝理胃驱虫

  【来源】《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仙传方》。
  【组成】苍术1千克(米泔浸二宿) 黄酒曲120克(同苍术共炒为赤色) 皂矾500克(酣拌晒干,入瓶火煅)
  【用法】上药为末,醋糊丸,如桐梧子大。每服30~40丸,好酒、米汤任下,每日二至三服。
  【功用】燥湿运脾,泻肝消积。
  【主治】脾土衰弱,肝木气盛,皮肤黄肿如土色,心腹胀满,肢倦无力,能食而不消化。亦治疳积,疟痢。
  【方论】方中皂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治肿满黄肿、疟痢疳积;苍术、黄酒曲健脾燥湿,消积和胃,合皂矾以扶土伐木。三药合用,肝得疏泄,脾得健运,积滞得消,则黄肿目退,疳积可愈。


2011年8月2日星期二

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药方剂

 
  主治慢性有菌前列腺炎常用的中药方剂
  方 剂 一:萆谢、 王不留行、黄芪各20g,败酱草、丹参、车前子各30g,赤药、生地、柴胡、各10g,牛膝15g、穿山甲10g 、甘草10g。
  方 剂 二:苦参、红花、元胡、川芎、积壳、桂枝、川椒、艾叶各20g 透骨草、仲筋草、土茯苓、丹参各30g
  方 剂 三:当归、泽泻、丹皮、茯苓各9g 山药、 黄柏、黄芪各15g、生地12g 白花蛇、舌草60g 煎服
  主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药方剂
  方 剂 一:川草谢、野菊花、菟丝子、枸杞子、紫丹参各15g 橘核、王不留行、荔枝核、益智仁、车前子、各10g,三七粉3g、鱼腥草30g、台乌药6g,煎服。
 
  方 剂 二:当归、枸杞子、金银花各20g,怀山草、云茯苓皂角刺各15g,生黄芪、车前子、杜仲、虎杖各3g,山甲片10g、蜈蚣2条,煎服。
  方 剂 三:茯苓、车前子、黄芪、各10g,大黄、生麻各6g,益智仁20 g,王不留行15 g,煎服。
  中医在临床时常常用热水坐浴,推拿针灸、气功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医师的指导下运用,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中医泻热通便验方----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等。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功能与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后果,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 孕妇禁用。
 


养血止血中医验方---黄土汤

 
  〖方源〗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组成〗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炮)   阿胶 黄芩 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 半斤[3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方歌〗 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主治〗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治妊娠水肿的中药方剂

  处方(一)
  【辨证】脾虚水泛。
  【治法】养血清热,利水消肿。
  【方名】茯苓汤。
  【组成】当归3克,川芎3克,炒白芍3克,熟地黄3克,土炒白术3克,茯苓3克,泽泻3克,黄苓3克,栀子(酒炒)3克,炙甘草3克,姜汁厚朴3克,麦门冬3克(去心)。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古今医鉴》卷十二。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水迫心肺。
  【治法】行水利湿。
  【方名】加减五皮饮。
  【组成】茯苓皮9克,大腹皮6克,五加皮6克,防己6克,茵陈6克,桑枝15克,苍术4.5克,菖蒲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三)
  【辨证】气滞水停。
  【治法】行气利水,健脾安胎。
  【方名】安胎利水汤。
  【组成】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1.8克,茯苓皮9克,紫苏梗6克,天仙藤9克,冬葵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大黄元明煎方治疗肛窦炎

  肛窦炎为多种肛疾之源,处理不当常酿成肛周脓肿、痔瘘、肛乳头炎或肛裂等。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是局部直接给药,药力直接被肠粘膜吸收,药达病所,较内服药成效快,较手术疗法简单,病人容易接受。
  方名:大黄元明煎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 
  
  【处方组成】
  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60毫升,肛内保留20分钟。 
  【临床疗效】
  
  治疗10例,皆愈。 
  【处方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中医院郑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