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中医妙方——养心健脑安神剂

  【处方】甘草浸膏35.4g、大枣125g、小麦416g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粘稠液体;气微,味甜。

  【功能与主治】养心,健脑,安神。用于精神忧郁,易惊失眠,烦躁及小儿夜不安寐。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0ml,一日3次;小儿酌减。



小儿的健胃消积驱虫中药妙方

 
  【处方】肉豆蔻(煨)50g、木香20g、六神曲(炒)100g、麦芽(炒)50g等。
  【性状】本品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
  【功能与主治】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用贝母散来缓解口腔溃疡的办法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中医辨证多属于胃火上炎和脾胃湿热。胃火上炎的患者,口疮病程一般比较短,也容易治愈;脾胃湿热的患者,口疮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贝母散药物组成只有两味――浙贝和白及,价格比较便宜,大家也可自行配制。
 
  不过大家在药店抓药时,一定记住是用浙贝,而不是川贝。因为川贝偏于清热化痰,主要用于痰热咳嗽。浙贝则性味苦寒,具有清热化痰、开郁化结的功效,既能清胃火也能清脾胃之湿热,是本方治疗口疮的主药。另外,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两药配伍功效相得益彰,对于溃疡初起者可以消肿散结,对于溃疡已溃者可以生肌敛疮。
  在使用贝母散治疗口疮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煎服,以浙贝12克、白及6克为一剂,每日煎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另一种是水冲服,让药店将药研成粉末,也是每日一剂,分三次用温水冲服。

  患者服用贝母散,可很好地缓解由口疮引起的疼痛,普通口疮患者三四天基本就能痊愈,而口疮反复发作的患者,痊愈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皮肌炎巧用中药方剂治疗

  〖 辨 证 〗 气阴两虚,阴虚生热。
  〖 治 法 〗 益气,养阴,凉血。
  〖 方 名 〗 加味益气凉血汤。
  〖 组 成 〗 生地12克,紫草9克,丹皮6克,地骨皮30克,龟板15克,鳖甲15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术9克,山药12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子宫肌瘤以行气活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本病的治疗,可采用药物和非药物疗法两种,新病、气病,应以行气活血的方法治疗;久病、血病或痰凝,病情轻微,包块尚小,宜用活血化瘀消症的方法治疗,病情较重,且包块较大,正气渐衰,应采用手术切除的办法,去除病邪再行调补。
  1.气滞
  主证:小腹胀满,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或上或下,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而润,脉沉而弦。
  治法:行气导滞,活血消症
  方药:香棱丸加减。木香10g,丁香15g,三棱25g,枳壳15g,莪术25g,青皮10g,川楝子15g,小茴香15g、可水煎服,也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不调加丹参20g,香附15g。带下过多加茯苓15g,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田七15g。
  2.血瘀
  主证: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伴有面色晦暗,肌肤乏润,月经量多或经期延后,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边有瘀点,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破瘀,消症散结。
  方药:桂技茯苓丸加减。桂枝15g,云苓20g,丹皮20g,芍药15g,桃仁15g。可水煎内服,可共为细末,制成水丸内服。月经过多或崩漏不止,加蒲黄15g,五灵脂20g;带下过多加苡仁15g,白芷10g;腹痛剧烈加延胡索15g,乳香15g,没药15g;月经过少或闭经者加牛膝20g,泽兰15g,包块明显,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坚药加水蛭、蟅虫等。
  3. 痰湿
  主证:下腹部包块,时有作痛,按之柔软,带下较多。偏寒则带下色白质粘腻,形体畏寒,胸脘满闷,小便多,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细濡而沉滑。偏热则带下色黄质粘腻,有臭味,甚则如脓,胸闷烦躁,发热口渴,尿少色黄,舌苔黄而腻,舌质红,脉弦大或滑数。
  治法:理气、化痰、消症。
  方药:二陈汤加味。制半夏20g,陈皮15g,茯苓15g,青皮10g,香附10g,川芎15g,三棱25g,莪术25g,木香10g,苍术10g,甘草10g。脾虚者加党参15g,白术10g;带下色黄去香附,苍术,加败酱草15g,红藤15g。


中药方剂妙治膀胱结石

  〖 辨 证 〗 湿热,瘀阻,虚弱。

  〖 治 法 〗 利湿化瘀,散结通阻,补肾益气。
  〖 方 名 〗 尿路结石汤。
  〖 组 成 〗 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车前子10克,木通6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滑石12克,琥珀末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吴华强方。


偏方治疗脓性指头炎

  中药方1

  [药物] 生甘草4克,紫草2克,蜂蜡4克,麻油60克。
  [制法] 前两味入麻油中浸24小时,然后文火熬枯去渣,次入蜂蜡化开即成。
  [用法] 用时将油温热,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出处] 《大众中医药》 1994;(4):25。
 
 
  中药方2
 
  [药物] 乳香15克,白矾、花椒各6克,葱白数根。
  [制法] 煎水。
  [用法l 水洗患处。用于急性乳腺炎、化脓性指头炎。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科选编》。


中药方剂巧疗小儿消化不良

  〖 辨 证 〗 脾虚暑湿挟滞阻于胃肠,而使清浊升降失常。
  〖 治 法 〗 清肠助运,消导化滞。
  〖 方 名 〗 清肠消导汤。
  〖 组 成 〗 白头翁6克,香附4克,砂仁1克,茯苓5克,苍术炭5克,山楂6克,焦神曲8克,炙甘草1克。
  〖 用 法 〗 浓煎200毫升,每日可分多次服。
  〖 出 处 〗 姚公树方。


雀斑不要慌,试下这些中药方剂治疗

  〖 辨 证 〗 肺火郁于孙络,风血相搏,孙络瘀滞。
  〖 治 法 〗 凉血祛痰,清肺祛风。
  〖 方 名 〗 雀斑汤。
  〖 组 成 〗 丹参3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生地20克,鸡血藤30克,浮萍30克,连翘15克,荆芥穗10克,生甘草10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 出 处 〗 李元文方。


卒心痛,试试苏合香丸

  〖方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瘴疟,赤白暴利,瘀血月闭,小儿吐乳。"
莫把心痛当胃痛
  〖组成〗 苏合香 龙脑(冰片) 各一两  麝香 安息香 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青木香 香附白檀香 荜茇 丁香 沉香 各二两 熏陆香(乳香) 制,一两  白术 诃黎勒 煨  朱砂 各二两 水牛角 浓缩粉,二两
  〖用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取井华水化服四丸(3g),老人、小儿可服一丸,温酒化服也得,并空心服之。
  〖方歌〗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襄,牛冰术沉诃香附,中恶急救莫彷徨。 
  〖主治〗 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亦治中风、中气及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证者。
  〖功用〗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病机〗 本方主治病证较广,多因寒邪或秽浊、气郁闭阻,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所致,属于寒闭之证。闭者宜开,故治以芳香开窍为主,对于寒邪及气郁、秽浊所致者,须配伍温里散寒、行气活血及辟秽化浊之品,以为辅助。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中医八偏方医治外痔、内痔

  (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
  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任何东西,并忌吃葱。
  (2)每天吃葡萄干30粒,还要多运动。
  时间:定在下午四点,连续服用1个月可根治。
  (3)无花果叶治痔疮:药物:鲜无花果叶。
  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4)红糖100克,金针菜120克。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肿,适用于初起痔疮。
  (5)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6)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8) 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烧伤不要急,中药方剂来帮你

  〖 组 成 〗 大叶刺五甲62.5克 红老熊苞62.5克 猫爪刺62.5克。
  〖 用 法 〗 加水煎煮3次,每次500毫升。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1000毫升。趁微温,加入力片12.5克,盐酸黄连素1克,搅拌使溶,加防腐剂。外用,清创面后淋或喷雾。1日3次。
  〖 主 治 〗 对Ⅰ、Ⅱ度灼伤有效。
  〖 出 处 〗 中药方剂大全。


紫菜黄独酒医治甲状腺肿大偏方

 
  [配方] 紫菜100克,黄独(即黄药子)50克,60度高梁酒50毫升。
  [制法] 将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高粱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 散结消瘿。
  [主治] 甲状腺肿大。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 2次。
  [附记] 引自《偏方大全》。
 


好验方,清热解毒12种秘方

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实用无比的冬季抗寒防病五秘方

  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很容易感受外邪、风寒,引起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现介绍五种抗寒防病的方法:
  一、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
  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四、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五、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小儿驱蛔消疳奇方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组成】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功用】驱蛔消疳,补养脾气。
  【主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方论】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现代名医为你介绍鼻咽癌放疗后的选方

  (1)广东惠阳市中医院何立耀医师介绍验方2首。
  方1:肺胃阴虚型
  【方药】生地10g,石斛、百合、夏枯草、板蓝根各15g,麦冬、天冬、沙参、杭菊、连翘各12g,五味子6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肺胃阴虚者。症见口干口苦,咽干,牙龈肿痛,便秘,午后潮热,鼻出血等。
  方2:脾虚痰湿型
  【方药】党参、怀山药、苡仁、旱莲草、茅根、莲子各15g,白术、茯苓、炙甘草各10g,桑椹子、花粉各12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脾虚痰湿者。症见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如蒙,胸闷气滞,鼻咽分泌物增多等病证。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江苏南通市肿瘤医院万潜光医师验方如下:
  方1
  【方药】银花、双钩藤、生白芍各15g,生甘草、明天麻、白菊花、丹皮、炒桑枝各10g,生石决明20g(杵、先煎)。
  【适应症】鼻咽癌化疗过程中面神经麻痹。证属放疗热毒伤肝,肝风动络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2
  【方药】生石膏50g,制大黄、川芎、白芷各5g,蝉衣4g ,生地、玄参各30g,淡黄芩、丹皮、人中黄、银花各10g。
  【适应症】鼻咽癌放疗后鼻大出血。证属放疗后热毒伤络,血上溢,气火升腾者。


巧用中药方剂医治甲状腺机能亢进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郁气结,阴虚火旺。
  【治法】养阴解郁,软坚散结。
  【方名】育阴汤加减。
  【组成】沙参15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花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五倍子10克,大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翟明义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结不舒。
  【治法】软坚散结,疏肝解郁,养血和血。
  【方名】平复饮加味。
  【组成】生牡蛎20克,昆布25克,海藻25克,夏枯草2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孙允中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痰结颈部,痰火内扰。
  【治法】清热化痰。
  【方名】二陈汤加味。
  【组成】清半夏15克,云茯苓12克,广陈皮10克,胆草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白芥子3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露祥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阴虚火旺,痰热郁结,腠理不固。
  【治法】滋阴泻火,益气散结。
  【方名】当归六黄汤合消瘰丸加减。
  【组成】当归9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黄连6克,黄芩9克,黄柏6克,黄芪15克,浙贝母9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15克,浮小麦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周次青方。
 


为你介绍几方治头痛的古方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头痛时常成为你我生活的小插曲,据统计,在许多医院疼痛门诊中,颈源性头痛占90%左右。
    此类头痛是由于颈椎部多种组织退行性病变,刺激与压迫颈部脊髓及血管神经所引起。临床以头枕部疼痛及颈部不适为主,常常伴见头晕等。此类头痛与督脉和足太阳经络脉不舒有关。选择温通督脉,祛风解痉,活血舒筋等类中药治疗,会取得较好疗效。
  愈风宁心片为葛根提取的总黄酮制剂,具有解痉止痛功能,能增强脑动脉血流量。对头痛并见颈项拘紧者疗效较佳。常用量为一次5片,一日3次。注意过量服用,会引起头晕恶心。
  川芎茶调丸(袋泡剂)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薄荷、防风、荆芥、甘草组成,具有疏风散寒功能,镇静镇痛作用尤为显著,用于治疗偏头痛作用比较突出。丸剂每次3~6克,每日两次,饭后清茶送服。袋泡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泡15分钟后,饮服浸出液。孕妇慎服,虚证头痛勿服。
  颈复康冲剂由黄芪、川芎、党参、桃仁、红花、地龙、穿山甲、王不留行、丹参等22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散风止痛的作用。部分药物具有温通督脉的功效。主治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部僵直等。每袋10克,一日两次,一次1~2袋。饭后服用为宜,少量黄酒为引。15天为1疗程,总疗程为45天。孕妇忌用,经期停用,高血压、外感发热、溃疡病者慎服。
  偏头痛冲剂为古代治疗偏头痛名方"散偏汤"制剂。由川芎、柴胡、白芷、香附、白芍、郁李仁、白芥子、甘草组成。功能活血行气,化痰导滞,祛风止痛。对于偏头痛呈现瘀血挟痰浊阻滞经络者,如见偏头涨痛,痛处烘热,心烦不安,夜梦较多,大便不畅等有良效。每袋20克,每次一袋,每日两次,温开水冲服。高血压头痛者慎用。
  清上蠲痛汤(明代《寿世保元》)由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苍术、麦冬、独活、黄芩、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风,清热燥湿,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上腭脓肿疼痛等,每有清除上部郁热,很快除祛疼痛之效。水煎服,一日1剂。
  羌活止痛汤(经验方)由羌活、葛根、龟板(先煎)、鹿角霜、川芎、天门冬六味药物组成。具有祛风通络,温通督脉,活血柔筋的作用。一日1剂,水煎分两次分服,10日为一疗程,可连服3个疗程。对颈源性头痛伴见眩晕、颈项不舒疗效较好。
  另外,在头痛发作明显时,还可选用速效救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或苏冰滴丸,舌下含服,这类药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可解痉、止痛。


 

用桑叶泡水,可防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容易出现头痛、口鼻发干、咽喉燥痛、咳嗽无痰或痰少而黏等症状。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清、润并用,清能散火、润能治燥,清、润合用才能治疗夏季感冒,其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就是桑叶。
  桑叶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功效,一种药物兼有清、润两种功效。可以选用干桑叶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与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汤当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养生。
 
  针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肺系病症,以及各类急慢性咽喉炎及支气管炎患者均可用桑叶配麦冬(2:1比例),泡水代茶饮用,疗效显著。
  除了茶保健外,桑叶味道可口,无副作用,又有丰富的叶绿素,即使煮熟了,也依然能长时间保持青绿,散发清香。如清淡滋润的桑叶荷叶粥、桑叶红薯粥能祛风清热、健脾利湿、降压清脂等。
  将桑叶配菊花当茶饮,用于预防治疗外感风热感冒,效果极好。又以桑叶配杜仲叶当茶饮,用于治疗多年缺血性心绞痛和肾虚引起的腰痛效果也很好。


 

介绍一剂可抑制衰老的六味地黄汤

人胚胎组织肺细胞,在经过六味地黄汤的处理,可多活十二代。一般而言,这种从人胚胎上取得组织经处理而成的培养细胞(叫做原代细胞)不同于传代细胞。这种原代细胞最多传二三代即退化,有的很快就会死亡。由此可见中药名方--六味地黄汤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台湾研究人员为了解补肾和补气方剂对抗衰老的影响,选用补肾的六味地黄汤和补气的四君子汤进行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对人类胚胎肺细胞确有抗衰老的作用,而四君子汤则无此作用。经六味地黄汤处理的肺培养细胞提高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避免受到过氧自由基的攻击,进而延长细胞存活的代数。
  他们指出,六味地黄汤虽然对人类胚胎细胞有抗衰老的作用,但并非越多饮越好。虽然,在实验室的试管内有此成效,但人体复杂,一般人还是要经中医师的辨证论治,才能使六味地黄汤收到最好的疗效。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

小儿胎迹的最好处理办法

小儿呱呱落地给家庭带来了无限欢乐,然而小儿胎迹又会给家人的心里蒙上一层阴影。有些家长四处求医,花费大量经费,专家却告之不必过早治疗;有些家长认为小孩胎迹会自然消失,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延误了治疗;还有些胎迹会随着小儿长大而自然消失,如过早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措施,反而会留下不必要的治疗瘢痕,造成小儿终身遗恨。
  如何判断新生儿胎迹的类型?
  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除注意发现有无身体畸形外,应注意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有些生长较为隐蔽的部位(会阴、腋窝、背部等),家长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家属应从胎迹颜色及是否向外突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
  如果小儿的胎迹是红色、淡紫色或皮下深蓝色,则小儿患有血管瘤。这是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良性肿瘤,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有些胎迹平平稍突出于皮肤表面,有些呈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有些血管瘤可导致颜面、四肢等部位变形;有些能导致内脏功能失常,如发生癫痫、肝功能异常。
  血管瘤可分成三种类型:面积大小不等,颗粒状,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如同葡萄酒颜色的稍突出的被称作葡萄酒色斑。较小而突出的结节状肿物,鲜红或暗红,形同草莓,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上述情况均为毛细血管瘤。口腔内呈暗紫色的突出肿物,头颈、颌面、四肢等局部突出变形,压缩时如同挤压海绵的肿物,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如果局部膨隆,颜色潮红,皮下可见搏动的血管及扩张聚集而形成回旋的团块为蔓状血管瘤。
  血管瘤有自发消退的特点,国外有报道称60%~70%的血管瘤可望在8岁内消退,因此不应在儿童期急于治疗,应密切观察胎迹的变化。如果血管瘤仅是随着身体长大而适当增大或停止增长,应注意观察,5岁内不增大的,都应观察而不必急于处理。对于发展快的,危及眼睛、眼睑、口唇、舌、鼻咽、会阴部,妨碍功能或影响正常发育的血管瘤,应尽早治疗。
  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非手术治疗包括:文身法、冷冻法、硬化剂注射法、放射疗法、激素疗法、压迫疗法。
  颜色为黑、瓦青、淡蓝、灰黑及漆黑色痣,为色素痣。痣的大小不一,面积大者为巨大色素痣。色素痣伴有毛发,称为毛痣。色素痣较影响外观,常惹人注目,有些会变成恶性肿瘤。色素痣恶变之前有以下征兆:面积增大,颜色加深;脱毛、脱痂,表面破溃、出血,形成溃疡;周围出现针尖般大小的卫星病灶;局部出现炎症,刺痒或疼痛。
  颜面、躯干等裸露部位有色素痣,且面积较大,有毛,局部增厚突出,应尽早治疗,以防止恶变。儿童期的色素痣最好待小儿成人后治疗更安全。
  总之,对于小儿胎迹,应注意观察,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达到最佳美容效果,又要避免胎迹发展而危及小儿生命。


治疗小儿流鼻血13秘方

小儿流鼻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症状,不能单独成为一种病。引起鼻出血的疾病,可能在鼻腔,也可能在其它器官或属于全身性疾病。本病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或阴虚火旺,损伤脉络,尤其以肺热、胃热、肝火、肝肾阳虚为常见。临床上用以治疗小儿鼻出血的常用验方如下。
  [方一]
  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水煎,代茶喝。
  本方适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方二]
  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将藕洗净,榨汁100—150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
  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血有效。
  [方三]
  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将2味加水500毫升同煮1小时,加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豆腐。
  本方适用于肺胃部郁热产生的小儿鼻出血。
  [方四]
  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少许。三味加水3碗炖至1.5碗,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
  本方适用于各种血热出血症。
  [方五]
  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先将鲜荷叶等洗净,绿豆先加适量水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味,取汁去渣,日分2—3次服。
  本方适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
  [方六]
  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 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本方适用于因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方七]
  鲜藕200—250克,生侧柏叶60克。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铝锅内,加水烧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醋加白糖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
  [方八]
  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将新鲜生地黄适量,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或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食用。
  本方适用于因阴虚所致小儿鼻出血。
  [方九]
  鸡蛋清2个,白糖50克。将二者调匀,以滚开沸水冲熟,待温顿食,每日2次。
  本方对鼻出血有效。
  [方十]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一]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方十二]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方十三]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
  本方适用于体虚食少,或吐血、鼻出血。


实用办法:勾中指快速止鼻血

流鼻血时,只要自己用两只手的中指互相一勾,即可在数十秒内止血。幼儿不会用双手中指互勾,大人可用自己两中指勾住幼儿的左右中指,同样可止血。

中医小验方治男性精液稀少

男性精液稀少的原因有很多,中医治疗本病时常分为四种证型用药(服药期间及用药后3~7天应注意禁房事),患者可对症选方:
  一、肾阴虚少精型
  患者眩晕耳鸣,脱发齿摇,口干咽痛,潮热颧红,遗精腰酸,足膝无力,舌红少津,脉沉细。治宜滋阴补肾。处方:熟地、山茱萸、菟丝子、怀牛膝各12克,龟板胶15克,芡实、金樱子各30克,甘草6克。水煎后每日分,3次温饮,一般连服5—7剂为1疗程(下同)。
  二、肾阳虚少精型
  患者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腰脊酸痛,遗精,阳痿,多尿,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脉沉迟。治宜补肾阳、养精血。处方:鹿角胶、巴戟天各15克,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炒杜仲各12克,炙甘草6克。水煎后每日分3次温饮。
  三、血虚少精型
  患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治宜养血生精。处方:当归、熟地、白芍、枸杞子各12克,川芎9克,黄精15克,炙甘草6克。水煎后每日分3次温饮。
  四、气虚少精型
  患者气短自汗,易感冒,四肢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弱。冶宜益气生精。处方:党参15克,黄芪、黄精各12克,炒白术、枸杞子、山茱萸、茯苓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后每日分3次温饮。


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

中医专家介绍食道癌转移途径

癌症,最可怕的莫过于癌细胞的转移了,食道癌患者自然也不例外。很多食道癌患者都十分关心,这些癌细胞到底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转移的呢?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下面根据专家的分析给出了三种常见的食道癌转移途径。
  第一种是血行转移。转移一般发生较晚,食道癌的血行转移较少见,常见转移部位有胃、肝、肺、肾、胸膜、腹膜、肾上腺及胰腺等,以肝及肺较常见。
  第二种是食管内壁的直接扩散及浸润。癌体的旁上皮底层细胞癌变或形成原位癌,是食道癌表面扩散方式之一,主要累及部位是食管粘膜及粘膜下层,它也是最早转移的地方,因为食管粘膜及粘膜下层无浆膜层且有着丰富的淋巴管,可经食管固有膜或粘膜下层淋巴管直接浸润相邻器官,如肺、气管、支气管、胸膜、心包、主动脉等。食管上段癌可侵入喉部、气管及颈部软组织,甚至侵入支气管,形成支气管一食管瘘;也可侵入胸导管、奇静脉、肺门及肺组织,部分可侵入主动脉而形成食管-主动脉瘘,引起大出血而致死。
  下段食道癌常可累及贲门及心包。一般认为直接扩散在上段癌较多,下段癌较少。大多数粘膜下扩散肉眼观无明显异常,镜检才可观察到。沿淋巴扩散的结节,好似第二个原发癌,这种食管壁内的扩散方式,一般距离原发灶5~6cm,故手术切除的长度要适当选择,这于手术成功与否有直接联系。
  第三种是淋巴结转移。食管的淋巴道转移较常见,约占病例的2/3,发生一般较早,主要见于食管旁淋巴结、肺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及贲门淋巴结,转移以低分化鳞癌及未分化癌多见,转移部位与食管淋巴引流方向有关,上段食道癌可侵犯食管旁、喉后、颈深和锁骨上淋巴结,如出现声嘶,多由于转移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中段食道癌常发生食管旁或肺门淋巴结转移,也可向上或向下转移。


 

专家建议:癌症不可过度治疗

典型病例:癌症病人,被"规范"的治疗方案"治"死
  我曾见过一个肝癌病人,他的家属还在医疗行业工作。这位患者发现病情时,已经是肝癌晚期,出现骨转移,从发现到死亡,不到一年时间,花了40多万。他是一个典型的"过度治疗"的受害者。
  治疗中,这位病人手术、放疗、化疗,按照"规范"全都用上了,但病人的状况一次比一次糟,因为反复放、化疗,会事与愿违地促使病人加速肝衰竭。
  手术20多天后,才做骨扫描,发现癌细胞已经出现骨转移。专业医生都很清楚一个原则,即出现骨转移的病人,通过微创和介入治疗效果更好一些。但遗憾的是,骨扫描这个最重要的检查被忽视了。那次手术之后,病人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后续的化疗、放疗,又使肝功能急剧下降,病人消化道、口腔、鼻腔出血。一个看似积极的治疗方案,就这样加速了病情恶化,让生命过早地走向终点。
  癌症,为何让人不寒而栗?
  人们一听到"癌症"就会不寒而栗。因为相比其他疾病,除了要经历昂贵且痛苦的手术、放疗、化疗外,还有疼痛、腹水、消瘦等与癌症相伴,癌症患者会时时笼罩在死亡阴影中,这就是人们谈癌色变的原因。
  客观地说,医学的进步只是提高了癌症早期的治疗效果,对于晚期癌症依然是良策甚少。癌症治疗的三大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给病人带来了许多额外的痛苦,经历过化疗的人大都有"生不如死"的感觉,用这么多伤害性的、攻击性的治疗,这在其他疾病上是很难见到的。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是时下绝大多数人对癌症的认识。
  事实上,癌症并不可怕,它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把握好时机与方法,很多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与人"和平共处"的,而防治癌症的钥匙,其实就在您自己手上!
  就像衰老一样,癌症只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生理异常。国外有尸检资料显示,80岁以上者有1/4身患癌症,却无任何不适,而死于癌症以外的其他因素。这似乎可以说明,人的年龄越大,肿瘤的自然发展就越慢,威胁和危害就越小。
  说"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可以指导患者不受错误观点的误导而精神崩溃,更重要的是,它还指导医生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癌症的治疗,让癌症治疗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攻击性治疗击垮病人
  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手术、放疗、化疗,其指导思想是"寻找与破坏"。就是尽可能寻找癌细胞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癌症"敌情",马上采取攻击性治疗方法,务求彻底杀灭癌细胞。但这种"规范"方法却往往导致过度治疗,一方面让病人产生极度的痛苦和恐惧感,且常常因病致贫、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会因过度重视"病"而忽略"人",最终导致"正""邪"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正确的治疗原则应是:早期以"攻邪"为主:采取放、化疗控制病情;中、晚期宜"攻补兼施"或"扶正":采取"干预性治疗"。
  "干预性治疗"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小疾病对患者生活与生存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或减缓该病的发展或恶化态势,帮助患者活得更好,活得更长。专业的、规范的表达就是:力求癌症患者延长"有生存质量的生存时间"。
  肿瘤治疗,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西医讲究普遍性,中医讲究个体化;西医讲究通过大样本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中医讲究在整体观指导下的辨证施治。其实,在肿瘤治疗上,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殊途同归。
  西医治疗肿瘤重视局部的治疗;而中医的治疗重视全身。两者结合起来则是完善的方案。结合得好,肿瘤治疗效果一定会提高。西医犹如单兵作战,强调的是杀灭癌细胞;中医的组方却像联合作战,有主攻、有保护、有清障、有后援,而这是较为合理的。
  我主张手术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增加营养,增强体质,增强内在的抵抗力,这样,随着"正气"的恢复,"邪气"就会得到抑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太劳累的人要当心累出癌症来

专家提醒:千万别让劳累成为癌症滋生的温床。
  上海市进行的一项"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患者认为是过度劳累而诱发,7.1%的病人认为是工作压力过重诱发。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也指出,过度劳累容易诱发癌症,许多罹癌的人回顾发病前两三年,通常是身心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
  劳累之所以会诱发癌症,专家认为,人的身体长年处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状态,免疫机能因此削减,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罹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在最容易被累出的癌症中,淋巴瘤首当其冲,过度劳累导致血液透支,由于某种代偿机制,淋巴系统自动调节补充,导致淋巴无限增生,央视新闻主播罗京就是典型。
  专家指出,年轻人的免疫系统处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因此压力、劳累等都容易导致其产生恶性改变。除了淋巴瘤,专家介绍,肝癌、肺癌等也被列入累出来的癌症前三名。过度劳累虽不直接导致癌变,但会导致肝病、肺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并最终诱发癌症。
  因此,专家建议,预防癌症,生活中要劳逸结合,健康膳食。不要过度劳累,加班不要太晚,工作时间不要过度紧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周六日保证一定的休闲时间、健身活动,以调试心情。此外还要戒烟限酒,不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的食物,少吃红肉、蛋黄、乳酪,多吃蔬菜、海带、绿色食品;生活要规律,避免通宵的游艺活动。


几种可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质的方法

甲状腺肿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此病患者多为青年女性,此种肿瘤多为良性,但也有少数为恶性。恶性甲状腺肿瘤若能在发病的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其治愈率非常高。因此,如何尽早辨别甲状腺肿瘤的良恶对此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就介绍几种可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质的方法:

   一、看患者有无家族病史。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若是患过恶性甲状腺肿瘤,那么此患者甲状腺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二、看患者的发病年龄。甲状腺肿瘤患者若为儿童或是青春期少年或是60岁以上的男性,那么其甲状腺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三、看患者有无头部恶性肿瘤病史。甲状腺肿瘤患者若在5年内息过头面部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等),那么其甲状腺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四、看肿瘤的数量。甲状腺肿瘤若为多发性的,其为良性的可能性较大,若为单发性的,其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

   五、看肿瘤的生长速度。甲状腺肿瘤若在短期内迅速生长,且伴有疼痛和压迫的症状,就很可能是恶性的。

   六、看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甲状腺肿瘤若很坚硬,或者与周围肿大的淋巴结发生粘连,就很可能是恶性的。

   甲状腺肿瘤患者若存在上述任意一种情况,都应及时去医院做B超、甲状腺CT、核磁共振、甲状腺扫描等检查,必要时可取甲状腺组织进行活检,以便明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六条并不是检验甲状腺肿瘤良恶性质的绝对标准,即使不符合上述六条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也应去医院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进行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

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在脑肿瘤中约占40.49%,发病率高居首位。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胶质瘤按病 理分类,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后依次为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 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多发于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 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等。脑胶质瘤一般生长迅速、危害性大、预后不良。

  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如症状性癫痫和肢体瘫痪等。

  脑胶质瘤的治疗,目前西医学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疗效,而中医药治疗有较好效果

  一、脑胶质瘤的特点及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 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

  1.手术: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 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⑤获得肿瘤 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但是胶质细胞瘤浸润性生长的特点,理论上决定着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术后即使仅余下极微量的瘤细胞,也可迅速再 次生长和复发。在Ⅰ-Ⅳ级脑胶质细胞瘤中,其中Ⅰ-Ⅱ级偏于良性,如果生长位置适合,手术效果比较满意,但2年复发率仍达85%以上;此外,在脑干等重要 部位的胶质瘤根本不能手术。

  2.放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3.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小(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X刀治疗。

  4.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BCNU、CCNU、VM-26、替莫唑胺等有效率均在30%以下。

  总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脑胶质瘤的手术和放化疗等,无论是分别或是综合应用,虽有一定的一时性减轻作用,尤其对较大瘤体有"立竿见影"缩 小的积极作用,但不能有效长期治疗。尽管家庭和医院从财力到精力投入巨大,但是临床疗效总是不尽人意,易复发,生存率低,预后差,成为胶质瘤的特征,本质 上基本属于西医学的"不治"或"难治"范畴。因此,临床上,尤其是中、晚期胶质瘤患者,大多是很快治了长,长了治,周而复始,身体更快衰弱,医院只是强行 一用再用,反复折腾,直到最后。结果是治疗越多,复发越快,程度越重,走得越快,花费越巨。

  二、脑胶质瘤的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没有脑胶质瘤这个病名,许多描述已包括现代脑胶质瘤的常见症状。如真头痛、呕吐、癫痫、瘫痪等。《黄帝内经》认为:"筋瘤、肠瘤、背瘤 等是外邪侵入人体,寒热相、长期聚于身体不同部位而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阴阳失去平衡,脑脏"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中医理论结合 现代医学,苗振江老中医认为,脑胶质瘤的发生也由两种因素所致,①内因素为素质因素或叫易感因素;②外因素则为诱发因素,单一不会发病。从脑胶质瘤的症状 上来分析,如头痛、瘫痪、听力视力功能障碍等症,大都是肝肾功能不足的常见症状。肝肾同源,肝主筋藏血,肾藏精,主骨通髓,髓通于脑,在生理上相互为用, 病理上相互影响。胶质瘤,病在脑,症在体外,因此在治疗上,结合具体病情,辨证论治,对整体和局部加以治疗和改善,首先着手于在脑之病进行攻伐,同时也要 对整体功能进行调理。在选药配方中,一方面调理肝肾,另一方面取药物升降之性,调机体升清降浊之功能,使作用于肿瘤的中药归经入脑,以达病位,使败退之 邪,上解于汗,下解于二便,从而使药入有门,病出有路。苗振江老中医从事胶质瘤的中药治疗工作近30年,经用所配中药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大多数经治患 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减轻或消除,瘤体缩小或消失。手术后用药可以控制不复发或延缓复发时间,实践证明中药治疗脑胶质瘤效果良好,远期疗效可以肯 定,方法是可取的。

  综上所述,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苗振江老中医主张中西医治疗有效结合,一方面对于生长位置适宜手术者,积极进行手术大部切除,放疗敏感者积极进 行放疗;另一方面对于无法手术或对射线治疗不敏感者,可直接应用中药内服外贴进行治疗,但不管怎样最根本的是要配合有效的可以长期进行的中药治疗,改善整 体,减轻病情,更重要是长期有效抑瘤抗瘤,减少复发,延缓肿瘤发展进程。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调动抗癌机能,运用中医治肿瘤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王泽民主任医师16日做客人民网访谈时举例说:"我在门诊时,治疗过急性白血病的患者,因为他来自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而白血病的化疗和骨髓移植价格是很昂贵,他无力承担,所以他选择了中医治疗。这名患者是典型的阴虚内热型的体质,治疗中我们用养阴清热、凉血解毒的方法治疗,用在农村可以采集到的鲜中药治疗为主,配合干药。经过一年左右的治疗,病人就完全康复了。目前这位病人仍然在愈后追访过程中,身体健康如正常的人。"   王主任介绍,中医治肿瘤主要是调动体内的抗癌机能,扶正培本,调阴阳,治病留人,不伤害正常的细胞。而西医所用的放疗、化疗,通常会伤害正常细胞。肿瘤一般都是阴阳失调造成的,根据调理病人气虚、气郁、阴虚、阳虚等体质,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治肿瘤有汤药、中成药、针灸、食疗、心理调理等疗法,还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使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冯利主任也介绍,治疗癌症应该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期结合体质、年龄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能一味地用中医或者西医治疗,这都是不合理的。而在西医治疗肿瘤中也应该配合使用中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敏的作用。但不是做完放化疗以后再吃中药,应该是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始终。

2011年7月9日星期六

哪些食物容易致癌

过食温热性食物

  所谓温热性食物,一种是指直接感受到的温度过高、过烫的食品,如热汤、面糊等;另一种是指属于中医药性划分中的温热之性食物,如酒类等。因为过于辛热,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所以这类性质的食品最易诱发的是消化系统的肿瘤。

  属于中医热性食物的还有煎炸、熏烤的食物,这类食物因经过高温的油炸和烤制,亦随之变为热性食品。经研究证实,长期食用此类食品,易导致胃癌、肠癌、肝癌等疾病的发生。

  五味失调

  中医认为饮食应五味调和,甘、苦、酸、辛、咸的食物要均匀食用,任何一味偏食,都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引起肿瘤的因素中,肥甘厚腻太过与咸味太过是常见因素。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瘀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除了食盐,咸味食物还包括咸菜、咸鱼、咸肉以及其他腌制食品等。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常食腌制食品者食管癌发病的危险性是不常食用者的2.8倍。嗜食咸味食物最容易导致的癌症是胃癌。

  食用变性食物

  黄曲霉毒素已被公认为是最强烈的致癌物,而黄曲霉菌富含于霉烂的谷物、玉米、花生中,该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于生长繁殖,研究发现其可诱发实验动物的多种肿瘤,这种因素是导致亚洲、非洲某些地区癌肿高发的重要原因。

  此外,亚硝酸盐也是公认的致癌物,蔬菜、鲜肉等腌制后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盐腌的干鱼中,发酵的腌菜、泡菜、酸菜中,隔夜的煮熟白菜、香肠、肉类中都含有亚硝基化合物,如果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就有致癌的危险。

肿瘤患者不必“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令人感到愚人可笑,但是现在却仍大有人在,而且数目不小,他们因此而致病或因此而加重病情。肿瘤患者草木皆兵的诱因有二:一是自己不懂乱看书,二是听别人乱说。一些肿瘤的专业书籍是供专业人员参阅的,把所有的症状、合并症及并发症写得很全面,还有死亡病例讨论、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病人看这类书极易联想到自己。还有人听信骇人听闻的传说,搞得自己魂飞魄散。

  人到老年,性格和气质都会有些变化,比年轻时孤僻、疑心增多,甚至偏执。在体弱的基础上容易患上肿瘤或心脑血管病,这样更加重了对疾病、死亡的恐惧。这种负性情绪在逐渐成为心境的主体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消极事件,如听说某人病重或死了,到书店里去寻找自己患病的相关专业书籍,这些不良刺激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和恐惧。

  老年患者在心理上还有两点不利康复的表现,一是主观、任性,因为自己年长而顽固,不听家人劝阻(但听医生的话)。二是易把不良刺激放大,对疾病过多关注而增强了不良体验,如因感冒头痛怀疑肿瘤脑转移而感到头痛剧烈。对这些人来说,自身轻微的不适和周围不大的精神刺激都会激起很高的警觉反应,甚至正常的生理感觉和无关的信息都会在主观上产生错误判断,焦虑和恐惧的发生使病人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多汗、失眠、颤抖等表现,如进一步发展,还会发生抑郁、焦虑、恐怖等神经官能症的精神症状。

  心藏神,神主精神

  中医学对精神心理致病因素有诸多描写,强调了心与神志的作用,认为心藏神,神主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灵枢》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古人曾认识到人是形神统一的整体,神之所乱,必伤于体。认为猜疑引起的恐惧、焦躁是致病的因素,养病与康复阶段要防止心神失守、气机逆乱、内伤七情。《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者气乱。”《灵枢·寿夭刚柔》称: “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古人认为气机闭塞可发生气血不通而气滞血瘀,肝气不舒则气郁痰阻,心气虚损则悲恸欲哭。神志不宁可有心肾不交、轻者失眠、多梦、重者可有烦躁、谵狂。

  在肿瘤的治疗中,受情志干扰而影响疗效屡有发生,一种人不太追究自己的病情,他们吃好、睡好、玩得好,谨遵医嘱而把治病的事交给医生。另一种人精神十分敏感,他们会自学到许多医学理论,甚至于熟悉某些特殊的化验项目,今天为白细胞上升而兴高采烈,明天为白细胞下降而泪流满面,这种人情绪波动,睡眠和食欲不佳,最容易接受“暗示”,草木皆兵往往是这些人,疗效不佳也往往是这些人。

  正气存内必心宽

  中医学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致病也是如此,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也是病邪所奏,容易发生肝肾精亏、心胆俱虚。为扶助正气,老年患者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百合、莲子、核桃仁安神补心,开心果、橘子疏肝理气,应当多吃。动物的心、肝、肾脏等“血肉有情”之品对调解精神也有助益。中成药柴胡疏肝散、补中益气丸等也有安定情志的作用。容易发生忧思悲恐之人大多是缺乏体育活动的人。表面上看这些人思维敏锐,但往往容易接受不良暗示,聪明反被聪明误,对这种人应特别强调体育活动,少看闲书多去公园,去接受那些康复者的训导,心胸开朗、吃好睡好,增强对不良精神刺激的抵抗力,正气存内必心宽,人生当欢乐,何必自寻烦。

中医教您养胃

中医将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称为“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非常重视脾胃的养护。

  莫让情绪伤胃

  《黄帝内经》上说“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细嚼慢咽是养胃的重要原则。

  自我按摩改善胃功能

  中医认为,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胃脘部(两手相叠,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方向,分别揉摩各30~50次),能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另外,晚上睡觉之前,洗脚之后按摩足三里穴,也有显著的养胃功效。


  
惊 新发胃癌47%来自中国


  适当运动健胃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最简单的养胃运动发生在我们的嘴巴里——每天早晨用舌头搅动出津液并吞下去,有生津和胃的功效。

  此外,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

  汤等放温了再喝

  寒冷季节,人们习惯于喝滚烫的热饮,包括热汤、热茶。殊不知这些热汤水随着消化道一路流到胃里,会引起消化道和胃黏膜的损伤,为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提供了可乘之机。

  粥是养胃佳品

  专家认为,稀软温热的粥属于养胃佳品。如果可能,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实惠简单的养胃妙招。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可以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如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体质偏凉者可适当加党参、黄芪等。早餐吃牛奶燕麦粥,可以养胃和脾;晚餐吃小米粥,暖胃安神;玉米粥、南瓜大米粥等杂粮粥,可以清肠胃;牛肉粥补中益气,滋养肠胃;羊肉粥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粳米大枣莲子粥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新发胃癌47%来自中国

  “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中,42%的新发病例数来自我国,数量近40万人;平均约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但我国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仅为10%左右”。在12月23日举行的“携手希望胃癌专题宣传月”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中心(CSCO)列举的数据,表明了我国胃癌防治形势严峻。

  每2~3分钟就有1名国人死于胃癌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癌控项目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 万,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万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肿瘤医院胃肠肿瘤科主任梁寒教授介绍:“全球每年934,000新发病例,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数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胃癌形势更加严峻。”

  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近几年,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轻微的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下降的趋势是由男性引起的,相反,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我国胃癌的早期检出率很低

  “同样为胃癌高发国家,我国的胃癌早期检出率比起日本和韩国要差很远。”梁寒说,日本政府从1963年起就出资在40岁以上人群中普查胃癌,日本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超过60%;韩国在40岁以上人群中进行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也有40%左右;而我国住院病例中超过90%的胃癌病人是进展至中晚期才就医的。

  警惕胃癌正向中青年伸出“魔掌”

  除了要提高早期诊断率之外,胃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非常值得关注。

  胃癌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离年轻人很遥远。从临床来看,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来,19岁至35 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除去常见的胃癌高危因素外,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无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以及对胃部不适或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以为然,都是越来越多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广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副院长徐瑞华教授强调,年轻人患的胃癌往往恶性程度更高,发展更迅速,加上确诊时胃癌往往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惊 新发胃癌47%来自中国


  胃癌也分“阴阳”

  胃癌也有阴阳之分,在胃癌治疗上,目前医学界有了新发现——大约22%的胃癌患者为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其余为阴性。

  如果发现HER2阳性,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它的状态预示了患者存活的时间较短、癌症更容易复发。换言之,HER2阳性的癌症患者其癌细胞更难对付,需要更强有力的“弹药”对之进行强攻。

  为了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梁寒建议胃癌患者进行HER2检测,以排查恶化速度更快的癌症。

  目前,HER2检测在许多医院已经普及,最常见的免疫组化法(IHC)在二级以上医院就能进行,只要80~100元/次,且已进入医保目录。

  其他常规的排查方法还有实验室检查(包括胃癌标志物、胃癌单克隆抗体、胃癌潜血珠法、胃癌概率计算机模型筛选等)、放射学检查、内镜检查法、超声内镜检查。

  出现不适应及早就医

  胃癌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即便是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也易被当作一般胃病而被忽视,这是患者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者,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

  多吃新鲜蔬菜有助预防

  俗话说,祸从口出,但对部分胃癌患者来说,却是祸从口入。有的人餐桌上总也离不开各种肉食,吃起肉来大快朵颐,对素菜却不感兴趣,或者只夹几筷子,点到为止。其实,高脂肪饮食不仅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也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汶说,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是基因突变。不少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苯并芘等是溶于脂性溶酶的嗜脂物质,而高脂肪食物会使大量脂类物质在细胞及组织内沉积,这些“脏东西”使更多的致癌物质被吸收,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胃癌。

  蔬菜、瓜果等素食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成分,可促使细胞保持新鲜、年轻状态,抵御癌细胞的攻击,同时可调节细胞分化,防止胃黏膜变性、坏死。

  因此,就餐时一定要让素食占绝对优势。吃一口荤菜要再吃几口素菜,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来说,则更要注意。

肿瘤病患者要注意各阶段的药膳

1 、手术后的进补:因肿瘤患者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肿瘤的病理类型不同、病程的阶段不同、患者个体体质的不同,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进补时可对症调养,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北芪虫草汤

  材料:北芪 30 克,老鸭一只,紫河车 20 克,冬虫夏草 15 克洗净。

  制作:鸭宰杀后去内脏,放入北芪、冬虫夏草、紫河车于鸭内用竹签缝合,加水适量炖至鸭

  熟烂,加盐调味,去竹签及药渣,饮汤或佐膳。

  功效:补中益气,滋阴生血。适应患者术后气血虚弱,伤口难愈者。

  黄芪莲杞饭

  材料:黄芪 100 克,莲心 20 克,杞子 20 克,大米 150 ~ 250 克。

  制作:取上 3 味药煮水,取汁烧饭。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养血。适应患者术后气血虚弱、夜眠不佳、心悸多汗。

  黄芪鱼片粥

  材料:黄芪 150 克,苡米仁 150 克,青鱼 150 克,大米 150 ~ 250 克。

  制作:黄芪、薏苡仁煮水取汁加入大米煮粥,再加入鱼片,用少量姜丝、葱丝、味精、盐调味,煮开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应患者术后体虚者。

  2 、放疗后的进补:因肿瘤患者放疗受电离辐射的作用,肿瘤病人常出现类似热邪伤阴耗气的症状,如口干咽燥、进食乏味、舌质红降、舌苔光剥、脉弦细数等,在饮食进补时应注意多吃滋润清淡、生津增液之品,以减少放疗的副反应。

  山药扁豆粥

  材料:山药 30 克,白扁豆 30 克,鸡内金 10 克,大米 100 ~ 150 克。

  制作:以上三味药加水煎煮取汁,加大米煮粥,盐油调味食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和中。适应患者放疗中或放疗后食欲不振、纳少乏味之症。

  二参麦冬饮

  材料:太子参 30 克,玄参 15 克,麦冬 15 克,生地 20 克。

  制作:以上四味药加水煎汁,分多次频频内服。

  功效:滋补养阴,益气凉血。适应患者放疗后口舌干燥,咽喉不适,舌红苔少之症。

  3 、化疗后的进补:因化疗药物除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之外,同时亦会损伤到部分正常组织细胞,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对胃肠黏膜细胞的影响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引起白细胞、血小板的下降等。在饮食进补时应注意多吃增加食欲及消化功能的药物,促进骨髓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功能之品以减少化疗的毒副反应。

  益气消食饮:

  材料:党参 30 克、白术 12 克、陈皮 10 克、麦芽 30 克、山楂 15 克、鸡内金 10 克。

  制作:以上各味药物加水煎水,分二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适应患者化疗后出现食欲减少、中脘胀闷等症。

  大枣苡米粥

  材料:大枣 10 枚、苡米仁 60 克,赤小豆 30 克。

  制作:以上药物加大米适量煮粥分二次服用。

  功效:健脾益胃、补血升白。适应患者化疗后白细胞下降之症。

  大枣花生粥

  材料:大枣 10 枚、赤小豆 30 克,花生米(带衣) 30 克、苡米仁 30 克。

  制作:以上药物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健脾益胃,升血调元。适应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之症。

  大枣元肉枸杞粥

  材料:大枣 10 枚、龙眼肉 15 克、枸杞子 15 克、糯米 60 克。

  制作:以上药物加水煮粥服食。 功效:健脾补肾、增髓升血。适应患者化疗后红细胞及血色素减少之症。

针对不同的肿瘤病人要用不同中药

  中药虽然只是辅助,但中医药治疗的内容却十分丰富。由于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郁、淤、热、毒、虚等有关,因此扶持正气、理气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祛湿、温阳益气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治肿瘤,不可能“一方管遍天下”,不同种类的癌症,在用药遣方时也有不同。

  拿一些常见的肿瘤来说:

  肺癌温阳益气:肺癌发病的主因是正气内虚、痰凝毒聚和脏腑阴阳失调。绝大多数肺癌病人会有面色苍白、乏力、倦怠等症状,因此,“温阳益气”之法应贯穿肺癌治疗始终。

  常用方为百合固金汤。其中,百合除有益气清心、润肺止咳的作用,因为含有秋水仙碱,还可抑制瘤细胞的分裂,而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 等也与抑制肿瘤有关;天冬则可养阴生津、镇咳止血。因此使用后常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肺癌咳嗽痰多、舌红、苔腻,可用防己、人参、紫菀、半夏、浙贝母等配成防己人参汤服用。

  乳癌清热解毒:乳癌早期常为肝气郁结,其后则出现气滞血淤的症状,气血郁滞、久则生热,致阴毒旺盛,日子久了便气血虚衰。因此,治疗时主方可酌情减少温阳药物和剂量,增加清热解毒的药物,如蒲公英、半支莲、菊花等。但也决不能单纯清热,否则会事与愿违。如果患者疼得厉害,则可以加乳香、三七粉 (吞服);如有红肿,则可加草河本、凤尾草等;如果怕冷畏寒、腰腿酸软、舌淡,可用熟地、肉桂研粉、麻黄、生甘草等配成阳和汤加母汤,效果很好。

  肠癌健脾理气:阳虚是大肠癌发病的根本,湿热、火毒、淤滞是疾病之标,因此方药应体现出温阳益肾、健脾理气的根本原则,至于清利湿热、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的方法则应根据症状加减。同时,根据伴随大肠癌出现的各种症状,对证用药。比如便脓血者,可加地榆、槐花;里急后重者可酌加广木香、乌药;便秘者可酌加大黄、桃仁等。

  肝癌养阴益气:由于80%以上的肝癌都是中晚期,因此,中医药已成为肝癌的基本治法,可用疏肝健脾、养阴益气、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活血等治则,能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趋于稳定。基本方为柴胡鳖甲汤,主治肝癌口苦、目眩、咽干、耳鸣。

  此外,肿瘤患者还可选择苡仁粥、鳖甲汤等食疗。需要指出的是,肿瘤发病机理复杂,需服中医药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因为,中药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如活血药的使用需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清热药注意不伤害患者脾胃,对实证患者用扶正药更应考虑周全。否则,用药不当,会促进肿瘤生长。

胃癌用中医进行辨治效果佳

 胃癌在中医学中属于“噎隔”、“反胃”、“癥瘕”、“积聚”、“胃脘痛”,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则明显下降。从西医角度,胃癌患病原因与遗传因素、胃部疾病、环境因素以及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祖国医学认为,胃癌的发生是由饮食不节、正气虚损、情志失调及邪毒入侵导致的。从病因病机来看,胃癌应属于本失标实。临床中,如有上腹胀满、胃痛、反酸、嗳气和不明原因消瘦、食欲不振、上腹饱满、疼痛者,均需及时检查确诊。

  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主要有四期,这对于胃癌提供了可靠的诊治依据。将胃癌分为五型,并明确了理法方药及治疗原则———

  一为肝气犯胃型,治则为疏肝理气,抗癌止痛,方药以柴胡疏肝散为主,加用抗癌中药半边莲、半枝莲。二为瘀毒内阻型,治则为化瘀解毒,清热和胃,方药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用三棱、莪术。三为脾胃虚寒型,治则为温中散寒,健脾抗癌,方药以附子理中汤为主,加薏仁、山萸肉、山药。四为气虚血瘀型,治则为补气活血,化瘀抗癌,方药以八珍汤为主,加丹参、川芎、半边莲。五为气虚血虚型,治则为补益气血,扶正抗癌,方药以十全大补丸为主,加黄芪、太子参、山萸肉。

  实践证明,中药复方制剂在某种程度上既能抗肿瘤和改善微循环,又能显著增加癌症患者的免疫力,与化疗药配合使用可起到增效减毒的良好作用。

抗癌:从吃开始做起

癌症离人类有多远?基因时代的来临,原癌基因的发现令人震撼,癌症的潘多拉之盒自出生起就与我们如影随形。如在,科技的长足发展,现代医学的回春妙手,令不少患者重获生命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肿瘤有一定的“自愈”可能,因此,定期规律体检筛查,早期诊断治疗,再进行调养,对肿瘤疾病的预后尤为关键。

  粗茶淡饭皆为佳药

  传统祖国医学秉承“药食同源”思想,治病养生皆不离四时五味。药中五味,为“酸、苦、甘、辛、咸”,许多我们日常食谱中的瓜菜蔬果,皆为佳药。如:五果中,枣甘,李酸、栗咸、杏咸、桃辛。若搭配得当,性味相适,美味佳肴具养生之功。许多富有特色的“五”概念成为著名中医理论典籍中经验之谈,如: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人”。“辛走气,气病勿多食辛;咸走血,血病勿多食咸;苦走骨,骨病勿多食苦;酸走筋,筋病勿多食酸”,是为“五禁”等。营养均衡,因病制宜,粗茶淡饭可一样抗癌症之变。

  食用香菇抗肿瘤

  不少古籍所载经典抗癌食材的功效,已为现代实验科学所验证。如:适食慈菇,因其所含秋水仙碱及衍生物成分能阻断多种癌细胞中期分裂,对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肉瘤、皮肤癌、子宫颈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均有辅宜;适食香菇,因其所蕴多糖成分能促进免疫球蛋白产生,人体免疫力,适宜体虚者食用,与化疗药物配合既可增效,又可减毒,对消化道肿瘤、肺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亦有佳效;适食猴头菇,因其所具多粮、多肽物质,可抑制肿瘤细胞DNA、RNA合成,对体弱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患者均有补益之功。

  强脾健胃缓体虚

  癌症患者本易体质虚弱,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也可能使身心痛苦加重负担。此时,若能对症辩证,辅以传统食补,佳效频收。且说山药补益脾胃、肺虚、益肾固涩;百合润燥止咳,清心安神;党参润肺生津、和胃降逆、解毒疗疮;虫草益精补肾,补益肺虚。再表枸杞子滋阴补血,益精明目;核桃仁补肾辅肺,润燥通便;桑葚子滋阴补血,润燥息风。更有白扁豆健脾化湿,能疗食少便糖;大枣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可缓药物毒性;龙眼补益心肺,养血安神,最宜气血不足……若辅以疗虚之乌鸡、益胃之猪肚、滋阴之党参枸杞乌鸡粥,白扁豆山药猪肚汤、冬瓜虫草炖老鸭等营养齐备,色味俱全的补益药膳,则兼具补益袪病之功。

  癌症患者减少碳水化合物

  部分癌症患者由于存在严重合并症与并发症,需要严格计算控制摄入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水分、膳食纤维等比例与数量,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降低二氧化碳的产生,减轻呼吸,减轻呼吸肌疲劳。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急性期应禁食或无渣饮食,严禁摄入刺激性强调味品与坚硬、粗纤维、油炸食品,依据好转情况调整等。其饮食调养需在专业营养学专家指导下进行。

  一些癌症的合并症与并发症也常乘虚而入,不啻雪上加霜。高血脂、食少,你可进点儿山楂膏,山楂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降压降脂之效;高血压、上火,您可品会儿菊花茶,菊花有疏风解毒,清肝明目之功;腹胀、便糖,你留下桔子皮,陈皮能健胃、止呕;咳血、紫癜,您甭去花生衣,花生衣可收敛止血。更可对症辅以滋养润燥之蜂蜜,健胃消食之麦茶。茶余饭后,亦能轻松健体养生。

  药性强食物在指导下进补

  对于多数癌症患者而言,民间熟知的“发物”类食物多应慎食;术后、并发疮疡肿毒患者,辛辣刺激性食品尤属禁忌;烟、酒等不良嗜好亦应勉力戒除,药酒、功能性饮品则应于专家指导下酌饮。

  需要注意的是,选用药性较强名贵药材如入参、党参等,用于食疗方案,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避免与治疗性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影响疗效,适得其反。

在康复阶段病人该如何调理饮食

1.摄入充足的营养。中医《内经》说:“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这是一个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平衡膳食原则。所以,病人每日的饮食应包括:蛋、奶、鱼、肉、豆类、谷类、适量油脂和新鲜水果、蔬菜(最好一天不少于5种)。如果病人消化功能不太好,可采用少量多餐(每日5~6次)。

  2.选用防癌抑癌食物。包括红薯、番茄、洋葱、香菇、甘蓝、卷心菜、菜花、胡萝卜、白菜、萝卜、蒜薹、大蒜、大豆、海带、山药、柚子、香蕉、紫色葡萄、西瓜、木瓜等。

  3.选择食疗。常见简易食疗处方为: ①猪肚莲子:把莲子放在猪肚里煮。有健脾益胃和补气的功效。

  ②红枣煨肘:可补脾益胃、滋阴养血,阴虚血虚者尤宜。

  ③归参山药猪腰:选当归、党参、山药各10克,猪腰500克,用文火清炖,可养血、益气、补肾,适用于血损肾亏所致的心悸、气短、自汗等症。

  4清炒猪血:有补气益血、解毒等功效,适用于眩晕、腹胀等症。

  ⑤香菇炒菜花:菜花开胃、宽胸、壮筋骨,香菇能补气强身。

  ⑥黄芪甲鱼汤:有益气补气、滋阴养血的功效。

  ⑦山药薏苡仁柿饼粥:山药双补气阴,薏苡仁可利湿祛邪,柿饼可润肺消瘤。

  ⑧枸杞子乌鸡汤:滋补肾阳,益气血等功效。

  ⑨砂仁鲫鱼汤:可醒脾开胃,辅治食欲不振。

  ⑩枸杞子银耳冰糖羹:有滋阴润肺、补肾阳、益胃生津等功效。

红薯红薯叶是抗癌的最佳菜

南方不少地方时兴生吃红薯。红薯淀粉含量多,生吃的话消化较困难,最好煮熟吃。高温加热还能使可溶性纤维易消化,使其糖链变短,增加红薯甜味。二是忌单吃。吃红薯时应当配合其他的谷类食物。单吃的话,由于蛋白质含量较低,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传统的将红薯切成块,和大米一起熬成粥其实是更科学的。

  吃多了会排气是不少人对红薯“敬而远之”的原因。芮莉莉认为,每 次吃200克左右的红薯一般不会有排气尴尬。和米、面搭配着吃,并配以咸菜或喝点菜汤也可避免。与白瓤的相比,红瓤的营养价值较高。在买红薯时,应挑选红瓤的、颜色较深的,这类红薯含有比较丰富的胡萝卜素。

  “在国内,我很少见到有人吃红薯叶。其实,红薯叶比红薯的价值更高!”芮莉莉告诉记者,红薯叶含有一种独特的胶黏蛋白,富含各种维生素,能够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力。

  红薯叶是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近年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红薯叶热”。

  据她介绍,红薯叶的吃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选取鲜嫩的叶尖,用开水烫熟后,配以香油、酱油、醋、辣椒油、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外观嫩绿,使人胃口大开;第二种是像油麦菜、空心菜等蔬菜一样清炒着吃,清香甘甜,别有风味。她推测,红薯叶在我国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与人们的观念和保存的技术水平有关。在国外,一般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而这会增加蔬菜的成本。

红薯红薯叶是抗癌的最佳菜

南方不少地方时兴生吃红薯。红薯淀粉含量多,生吃的话消化较困难,最好煮熟吃。高温加热还能使可溶性纤维易消化,使其糖链变短,增加红薯甜味。二是忌单吃。吃红薯时应当配合其他的谷类食物。单吃的话,由于蛋白质含量较低,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传统的将红薯切成块,和大米一起熬成粥其实是更科学的。

  吃多了会排气是不少人对红薯“敬而远之”的原因。芮莉莉认为,每 次吃200克左右的红薯一般不会有排气尴尬。和米、面搭配着吃,并配以咸菜或喝点菜汤也可避免。与白瓤的相比,红瓤的营养价值较高。在买红薯时,应挑选红瓤的、颜色较深的,这类红薯含有比较丰富的胡萝卜素。

  “在国内,我很少见到有人吃红薯叶。其实,红薯叶比红薯的价值更高!”芮莉莉告诉记者,红薯叶含有一种独特的胶黏蛋白,富含各种维生素,能够增强人体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力。

  红薯叶是红薯成熟后地上秧茎顶端的嫩叶。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近年在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红薯叶热”。

  据她介绍,红薯叶的吃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选取鲜嫩的叶尖,用开水烫熟后,配以香油、酱油、醋、辣椒油、姜汁等调料,制成凉拌菜,外观嫩绿,使人胃口大开;第二种是像油麦菜、空心菜等蔬菜一样清炒着吃,清香甘甜,别有风味。她推测,红薯叶在我国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与人们的观念和保存的技术水平有关。在国外,一般是采用冷冻干燥技术,而这会增加蔬菜的成本。

2011年7月1日星期五

日常注意食疗可以防癌抗癌

胡萝卜为抗癌佳品;番茄味甘酸,微寒,含维生素A、C,胡萝卜素,烟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含抗衰老及抗癌物质如谷胱甘肽;芦笋味甘微苦,性寒,含丰富的维生素、叶酸、核酸、硒,另外所含的天门冬酰胺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防治乳腺癌及白血病均有效……

  萝卜蛇肉猪骨汤

  方药及用法:蛇肉150克(带骨,任何一种新鲜蛇肉均可,斩块),猪脊骨250克(斩块),黄芪30克,白萝卜、胡萝卜各250克(均洗净,切块),盐适量,生姜3片。将上述物品煮汤,汤开后改用文火煮一小时即成(不能用高压锅,因为高压锅会破坏其中的有效抗癌成分)。汤成后分多次服用。

  效能:扶正抗癌。

  评价:蛇肉味甘咸,性平,不仅蛋白质丰富,而且含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B等,蛇肉用水煮时,可诱发干扰素的产生,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补益扶正抗癌的效能;白萝卜味甘辛,微温,含葡萄糖、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可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尤其是所含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吞噬癌变细胞,另外白萝卜的糖化酶能分解肠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胺,使之排出人体而不造成危害;胡萝卜能增强汤水的抗癌力;猪脊骨增强汤的滋补甘润。此汤可作为“化疗”及“放疗”者扶正抗癌的常用汤。

  香蕉绿豆蜂蜜糊

  方药及用法:绿豆粉100克,香蕉125克(捣烂加冷开水适量调成稀糊状),蜂蜜60克。先用水煮绿豆粉,熟后加入香蕉糊和蜂蜜,调匀即成。每日1剂,分3次服。

  效能:防癌抗癌,润肠解毒。

  评价:此为经常大便秘结的中年人防癌食疗保健方,又适用于进行“化疗”及“放疗”的患者,有助于护肝排毒。其中香蕉味甘性寒,含果胶、钙、磷、铁和多种酶,香蕉中的镁可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合成,激活脱氧核糖核酸酶,而起抗癌作用。此外,香蕉还对苯、黄曲霉素等致癌物,有明显的抑制癌变作用;绿豆味甘性凉,清热解毒利水,尤善于排毒,对“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良好的排解作用;蜂蜜则起到扶正解毒调味的作用。

  仙藻土茯苓糕

  方药及用法:仙鹤草65克,海藻60克(清水洗去盐分),土茯苓125克,蜂蜜90克。先将仙鹤草、海藻、土茯苓加水共煎成300毫升,过滤后冲入蜂蜜调匀,置冷成冻糕状。分3次服用。

  效能:防癌抗癌,解毒排毒。

  评价:仙鹤草味苦,性凉,含仙鹤草素、鞣酸、维生素K,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增强人体细胞抵抗力,消除疲劳,对脱力劳伤尤为有效,故民间又称 “脱力草”。仙鹤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据国内外的新研究显示,本品具有稳定而显著的抗癌作用,对肺、胰腺、乳腺癌均有一定疗效;海藻味苦而咸,性寒,含铁、钙、碘等,又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素。可有效地抑制肠道对放射性锶90的吸收作用,对乳腺癌效果尤为明显;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具解毒除湿的效能,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

  以蜂蜜冲入使糕更为滋润,香甜可口,加强护肝解毒、防癌的效能。

  天然四汁饮

  方药及用法:胡萝卜汁150毫升,番茄汁150毫升,芦笋汁100毫升,梨汁150毫升,共混匀,分3次服。

  效能:抗癌防癌。

  评价:国外流传一种“天然汁”疗法,提倡服用某些新鲜榨取的植物汁液,作为抗癌剂,并认为这些新鲜的植物汁液中含有一种叫“脱落酸”的天然抗癌物质,它具有驱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的奇妙作用。但“脱落酸”不耐高温,一煮就失效。

  本方全部采用含“脱落酸”多的食物,取其汁以获得最佳的防癌抗癌效果。胡萝卜为抗癌佳品;番茄味甘酸,微寒,含维生素A、C,胡萝卜素,烟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含抗衰老及抗癌物质如谷胱甘肽;芦笋味甘微苦,性寒,含丰富的维生素、叶酸、核酸、硒,另外所含的天门冬酰胺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防治乳腺癌及白血病均有效;梨甘寒润燥,对用“化疗”及“放疗”引起的阴虚干燥有一定的滋润作用。四种天然汁混合,以增强最大的防癌抗癌效能。本方可作为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剂。健康人饮用,也有助于健体防癌。

对付肝癌中医辨证论治疗

肝癌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病情重。因此要全面掌握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1.辨虚实患者本虚标实极为明显,本虚表现为乏力倦怠,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等;而右胁部有坚硬肿块而拒按,甚至伴黄疸、脘腹胀满而闷、腹胀大等属标实的表现。

  2.辨危候晚期可见昏迷、吐血、便血、胸腹水等危候。

  治疗原则

  针对肝癌患者以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的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恢复肝主疏泄之功能,则气血运行流畅,湿热瘀毒之邪有出路,从而减轻和缓解病情。治标之法常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消积散结等法,尤其重视疏肝理气的合理运用;治本之法常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等法。要注意结合病程、患者的全身状况处理好“正”与“邪”,“攻”与“补”的关系,攻补适宜,治实勿忘其虚,补虚勿忘其实。还当注意攻伐之药不宜太过,否则虽可图一时之快,但耗气伤正,最终易致正虚邪盛,加重病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选加具有一定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以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分证论治

  ·肝气郁结

  症状: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川芎活血化瘀;白芍、甘草平肝缓急。疼痛较明显者,可加郁金、延胡索以活血定痛。已出现胁下肿块者,加莪术、桃仁、半夏、浙贝母等破血逐瘀,软坚散结。纳呆食少者,加党参、白术、薏苡仁、神曲等开胃健脾。

  ·气滞血瘀

  症状: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而黯,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方药:复元活血汤。

  方中桃仁、红花、大黄活血祛瘀;天花粉“消扑损瘀血”;当归活血补血;柴胡行气疏肝;穿山甲疏通肝络;甘草缓急止痛。可酌加三棱、莪术、延胡索、郁金、水蛭、廑虫等以增强活血定痛,化瘀消积之力。或配用鳖甲煎丸或大黄广虫丸,以消症化积。

  若转为鼓胀之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者,加甘遂、大戟、芜花攻逐水饮,或改用调营饮活血化瘀,行气利水。

  ·湿热聚毒;

  症状: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常加白花蛇舌草、黄芩、蒲公英清热泻火解毒。疼痛明显者,加柴胡、香附、延胡索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肝阴亏虚

  症状: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昏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方药:一贯煎。

  方中以生地、当归、枸杞滋养肝肾阴血;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川栋子疏肝解郁。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牡丹皮清热凉血止血。出现黄疸者,可合茵陈蒿汤清热利胆退黄。

  肝阴虚日久,累及肾阴,而见阴虚症状突出者,加生鳖甲、生龟板、女贞子、旱莲草滋肾阴,清虚热。肾阴虚日久常可阴损及阳而见肾之阴阳两虚,临床见形寒怯冷、腹胀大、水肿、腰酸膝软等症,可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为主方加减化裁。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当选用具有一定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如清热解毒类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拳参、蛇莓、马鞭草、凤尾草、紫草、苦参、蒲公英、重楼、野菊花、肿节风、夏枯草等;活血化瘀类的大蓟、菝葜、鬼箭羽、地鳖虫(廑虫)、虎杖、丹参、三棱、水红花子、水蛭等;软坚散结类的海藻、夏枯草、牡蛎等。

  若合并血证、黄疸、昏迷或转为鼓胀者,可参照有关章节进行辨证论治,病情危重者尚须中西医结合救治。

方剂3款治疗肝癌

  中医方剂(一)

  【辨证】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

  【方名】金黛散。

  【组成】紫金锭6克,青黛12克,牛黄12克,野菊花6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

  【出处】《肿瘤临证备要》。

  中医方剂(二)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名】柴胡蚤休汤。

  【组成】炒柴胡10克,蚤休15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当归10克,郁金10克,制香附10克,黄芩15克,莪术15克,全瓜蒌20克,生鳖甲20克,虎杖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省中医院方。

  中医方剂(三)

  【辨证】气滞瘀阻。

  【治法】清化湿热,祛瘀理气。

  【方名】清化抗癌汤。

  【组成】茵陈12克,山栀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山甲9克,广郁金9克,炒枳壳9克,生牡蛎30克,半枝莲30克,七叶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露蜂房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林宗广方

中医治癌应该及早介入

中医“带瘤生存”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或身体特别虚弱的病人更对中医药治疗寄予很大的希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教授、博导林丽珠说,部分患者坚持长期服用中药,确能达到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正气亏虚,是癌症发病的内在因素。众所周知,癌症病人在术后都会元气大伤,脏腑功能紊乱,若要复原,需相当的时间,在这段恢复期内,病邪常会乘虚而入。因此,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助扶正祛邪,使病人元气逐渐恢复。

  “不过,就我近年接诊的病例来看,不少癌症患者都是到了晚期才来看中医。他们一开始查出病,都希望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手段解决问题,直到这些手段都试过但效果仍然不理想之后,才想起试试中医药。其实,他们已错失了中医药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林丽珠告诉记者,单纯用手术、放化疗或用中医药都不能完全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病人最好开始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如何在适当时期配合采用中西医各种有效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抓住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时机。

  据她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学肿瘤中心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病人在手术的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其康复率远远高于后期才进行中医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

  中西合力 抗癌胜算大

  放疗、化疗,这些以消除肿瘤病灶为主要目的的治疗方法有其适应证和局限性,且治疗后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内分泌失调等。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若能制定一个中西医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自始至终地辅以恰当的中医药治疗,往往“胜算更大”、“更保险”。

  林丽珠指出,手术前,使用中医药先可改善病人的某些脏器功能,增强病人的体质,等到病人接受手术时,其身体的正气更旺盛;而在手术后和放化疗过程中服用中药,能起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的作用。另一方面,病人在接受中医药治疗以后稳定了病灶,更能增强放、化疗的效果,提高远期疗效、减少复发与转移,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但是,对不适合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可考虑用中医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地控制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

  中医治疗肿瘤的三大认识误区

  林丽珠指出,有的患者认为中医可有可无,非要到手术和放化疗都“没辙”才来求助;有的患者则对中医寄予太高希望,甚至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仍不愿接受手术和放化疗;另外,不少病人还认为随便找个老中医开些中药就能“扶正祛邪”,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其实这些都是人们对中医治疗肿瘤的误区。

  误区一:中医药治疗只用于恶性肿瘤的晚期

  “你的病已是晚期,我们没有什么好办法了,你去找中医看看吧。”这是晚期肿瘤病人在大型西医院就诊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于是部分晚期患者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中医院。这些患者常常经过了手术,放疗和多种方案多疗程的化疗,最后出现全身多处转移,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出现黄疸、大量胸腹水及多器官的衰竭。对于这些病人,中医药能否给他们带来希望呢?

  林丽珠指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中西医治疗没有矛盾,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有协同作用,不应被截然分开。其次,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并不仅仅在晚期,相反,早期术后患者及早接受中医药治疗,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研究证实,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常发生在术后2年以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复发转移的几率会逐渐降低。因此,术后以中医药扶正培本为主的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方面有一定优势。相反,病人到了晚期,肿瘤负荷过大,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再来寻求中医药治疗,无异于螳臂挡车,常难以奏效。

  误区二:手术、放化疗损伤太大,只用中医药治疗就好

  一些病人说:“我就是来吃中药的,我不做化疗。”这类患者对中医药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希望单纯通过中医药治疗使得肿瘤缓解。中医药治疗常通过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杀灭、抑制癌细胞,扶正抗癌的作用。

  对于年龄较大、一般情况较差、细胞分化较好、肿瘤进展缓慢、已经过多种治疗的晚期患者,可予单纯中医药治疗。另外,中医药对放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药防治放、化疗毒副反应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顺利完成疗程,还有明显减毒增效作用,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但对付恶性肿瘤,许多临床的经验已证明:单一的治疗手段都不太理想,相反,中西医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更有效。因此,建议患者让医师结合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值得提倡的。

  误区三:找个老中医开几副中药就行了

  不少患者认为中医是全科医师,内科也好、外科也罢,都是看看舌头、摸摸脉,然后开个方子,关键是找个有经验的老中医。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在大多数中医院,中医生也有明确的分科。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治疗就是针对不同的病种使用不同的药物,而辨证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随证加减和化裁。大部分中医生都懂得辨证论治,但辨病治疗,则专科医师会更熟悉,因为专科医师能更好的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尤其对于中西医两套医术都能掌握的医师来讲,更加能知己知彼,更好地运用适当的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中医药治肿瘤更有利于促康复

心理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中医病因学强调“七情”是主要内伤致病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心理学揭示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心理康复实现的方法首先是树立信心。癌症患者死亡中,有1/3是由于心理恐惧而造成的。许多患者及家属错误地认为肿瘤是“不治之症”,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心灰意冷,放弃求生欲望。结果患者丢失了调动身体体内的防御力量,导致人体的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使病情迅速发展。临床常见不同患者,治疗方法相同,病情的轻重相仿,治疗结果却大相径庭。

中医药适应于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尤其对肺癌、肝癌、大肠癌、以及某些妇科肿瘤等,具有良好的疗效;与手术、放、化疗的配合治疗;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康复治疗;防止复发、转移的巩固治疗。因此,中医药可以促进肿瘤患者的康复。

  “人瘤共存”维护患者生存质量

  大部分肿瘤患者发现病情时已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仅对部分患者有效,相当的部分肿瘤患者,现代医学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中医治疗肿瘤,从整体观念出发,将癌肿看成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时注意考虑全身的整体情况与局部瘤体的关系。在疾病早中期即身体邪盛正未衰时,以攻为主辨证治疗,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抑制肿瘤的生长;并与现代治疗手段配合治疗。在疾病中晚期,正气已损,邪气嚣张,扶正培本治疗,寓攻于补。通过“人瘤共存”的治疗方式,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中医药减轻放、化疗副反应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但放、化疗导致的毒副反应常使患者难以承受。中医药在与放、化疗的配合治疗中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放射治疗是以高能射线攻击局部肿瘤,其导致的机体损害中医称之为“火邪热毒”。临床证实中医药治疗可以减轻放疗副反应,同时具有放射增敏作用。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由于缺乏其选择性,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临床及实验证明,中医药与化学药物的配合能够减轻消化、血液等多个系统发生的副反应,增强对肿瘤组织的抑制或杀灭作用。